第73章 重启丝绸之路(1/3)
贾玫让贾敬上奏折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夸一夸康明帝,而是为了跟西域,乃至西域更西的国家通商做准备。
羊毛生意国朝做了不到十年,可西北草原上各个蛮夷部族差不多都已经丧失了跟国朝开战的能力,从此西北再无危机,康明帝当然不会脑子一抽就裁撤西北大军,但因为西北大军的作用没有明显了,朝廷发军饷也就有了些微词。
胡商们的出现则是给西北大军指明了另一条道路,他们可以转向去清扫西域商道,为国朝的商队保驾护航。
贾玫当仁不让地为朝廷和西北大军打了个样儿。
贾政已经考进了翰林院,真要算起来,贾家三兄弟也就他最闲,所以贾玫直接招呼他去跟那些胡商们打听,看看他们卖得最好的货物都是哪些,又有没有什么别的货物有需要,但他们自己又不容易带走的。
贾政正好对翰林院里收集的西域地域志感兴趣,当即没有任何犹豫地就接受了这个任务,而且贾玫还提议道:“你把孩子们都带上走一趟吧,去听听胡商们是如何描述他们的家乡,对比对比国朝跟他们那里的风俗人情有什么不同,也看看那些平民百姓是如何生活的。”
对此贾政也是万分赞同:“正该如此呢,当年若不是姐姐给机会,我怕是到如今都还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性子,哪能继敬大哥之后考入翰林院呢。”
这都十来年了,贾政丝毫没有意识到此前是他自己的智商有问题,只把一切都归结于自己从前没见过世面。
一群小子那可就更加高兴了。
授课的老举人本来就是个心胸阔达之人,他一辈子都没等来派官,但平日里不是跟昔日同窗聚会,就是独自收拾自家的院子,日子过得十分舒心,唯一的烦恼,可能就是手头算不上宽裕了吧。
可是荣国府聘请他给几个孩子授课,束脩高不说,过年过节的还有不少节礼,最重要的是,他们从来不对他的授课内容指指点点,他反应了哪个孩子有什么问题,家长也只会配合着解决问题,从来不会跟别的勋贵一样反而觉得他这个老师不对。
老举人一听几个孩子要去做这样有意义的事情,就决定把自己孩子也拉过来参加:“我家有两个不成器的小孙子,平日里真是调皮得很,若是东家不介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