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之三:「氐土貉」帽子的幸福生活(15)(2/4)
将已经够可以了,我们这样的人早就该被抓进去的,知道吗?”
帽子一声不吭地听着韩帅说。真没想到,有点傻的韩帅对帽子管的这么严,其实本来大家也都知道是说着玩的,特别是对“阿杜”故意的,谁也没有恶意。但是,韩帅对这个却这么在意,不但当场打了帽子一个耳光,还出来专门教训他,而帽子也这么老老实实地,这让我有一点不理解。
“韩帅,你说的对。我不该这样说,”帽子的声音,“多谢你这几年对我的照顾,反正今天也没什么事儿了,我给你说说我以前的事情。”
没想到,在这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还能听到我最好奇的帽子的从前,我稍稍往后面的树荫里站了站,慢慢地蹲下来。我看到帽子扶着韩帅坐在石凳上,帽子掏出烟点燃,深吸了一口,开始讲述他不为人知的过去。
8、帽子的往事
这是我那天晚上偷听了一个多小时知道的。
帽子出生在以大盘鸡闻名的县辖小村子,满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家,维、汉两个民族和睦相处了几百年。在村子四周的隔壁荒滩上有一点可耕地,勤劳善良的人们使用着祖辈留下来的、非常简陋的劳动工具,在贫瘠的土地里种植了小麦、玉米和土豆等农作物,院子里饲养着猪、牛、羊、鸡、鸭。但是每年收下的粮食还是不能满足一家人一年最基本的口粮,饲养的牲畜也只在过年的时候宰杀,或者卖钱补贴家用。没有几户人家能多卖出一粒粮食,或者多卖出一个鸡蛋,何况鸡蛋是用来换一些家里急需的东西的。由于生产能力极低下,所以还没有哪一家比别人家能多一颗粮食,也没有人过的更加富裕一点。
在帽子的童年中,那里是属于国家一级贫困地区的,每年都需要国家调拨粮食来救济。村里没有一条像样一点的马路,把一个馕竖起来都能滚过整个村庄。在低矮的干打垒房子里,一户户的农民们过着“三个馕过一天、一条裤子过一年”的苦熬日子的岁月。
文革刚开始的那一年,帽子出生了,因为家徒四壁,加上营养不良,奶水不足的帽子非常瘦小,长大一点了还是整天耷拉着一个大脑袋,一副永远也吃不饱的样子。虽然全国革命的洪流没有影响到这里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全国都是一片乱糟糟的,所以也没有任何人来关心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