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之三:「氐土貉」帽子的幸福生活(14)(1/4)
帽子的说法,大家很感兴趣,电影电视里也经常看到这样的事,所以都表示赞同。没多久就没有人再说这件事了,大家照常打麻将,好像根本不曾发生过这事,只是偶尔有人会对那个常胜的四川人表示佩服,听过帽子讲过的人一笑置之。
7、“唐僧”和他的亲戚们
常来麻将馆打牌的几乎都是我们小区的住户,各行各业的人都有,退休的、开出租的和开黑车的、做边贸的、医疗卫生行业的、学校的教师等等。
有一对姐妹和连襟四个人也经常来,这是我见到的最好笑的情况,姐姐是一个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她老公是专门做劳保生意的,妹妹是一家医院的护士,她老公是在边疆宾馆做俄联邦的边贸生意。姐姐被大家叫李老师,她老公因为打麻将时很喜欢絮絮叨叨地讲话,大家叫他“唐僧”,这大概是从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里借鉴来的。妹妹被大家称为“老妹儿”(用小沈阳的东北方言说这三个字),她老公叫做“阿杜”。
这四个人经常在麻将馆里见到,他们当然不在一个桌子上打牌,四个人的麻将都打得非常好。“唐僧”这个称呼很形象,他的名字叫姚虎,人如其名,长得虎背熊腰,说话粗声大气,而且他的外号也起的非常的恰当,只要和他在一个桌子打牌,他就从来没有让自己的嘴巴闲下来一会儿。
好像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社会百态,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当然最多的还是麻将“嘴子”,好多我们常用的“嘴子”几乎都是他创造的,包括麻将的“聊天用语”。
我晚上在麻将馆打牌的时候,往往是先看到姐妹俩,他们都是有公职的,按时上下班,她们的老公都做生意,所以会有一些应酬,但是即使再晚他们也要到麻将馆转一圈,有空位子了就要上去过过瘾。那个姐姐的牌打得最好,看来这“国粹”真的深入人心,因为打麻将也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如果不是长期在麻将桌上难得会有李老师这么“优秀”的技术水平。
我和李老师在一个桌子上打过牌,打得我后来都不敢和他一个桌子打牌了,只要他喊我,我就把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并且连连说道:“我不敢了,和你打牌就只有一个字:输。我都输怕了,你还是找赵白菜吧,他胆子比我大,水平也比我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