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曲珍,她不是奴隶(1/2)
经过几个月的忙碌,丹若堂终于开业了。
终于松了一口气的刘星发现忙碌的时候还好过,一旦闲暇,思念潮水般涌来,自己像个溺水者一样浮沉在思念里,使劲挥舞着手臂,却抓不住救命的稻草。
达布依颂进攻黄头回鹘国的时候,曾经抓住一些他们的高级官员,据招供,黄头回鹘国抓到俘虏一般都会卖到各国去,至于乌仁宝珠她们那批人,没有人知道最后卖到了那里。
茫茫人海,这让人从何找起啊!刘星只能一边托行商打听,一边加快产业布局。
丹若堂开业后,生意蒸蒸日上,特别是刘星负责的跌打损伤,很快在若羌城里打出了名号,一举改变了以前那种小病不用看,大病看不了的医疗状况。毕竟有圣水(高度白酒)消毒,可以极大地降低感染的几率,刘星还四处派人搜集治疗骨折的膏药和红伤的草药。
写到这里忍不住要水上一段,记得小时候村里人在秋天会到河边摘一些“鸡毛狗草”,不知道学名叫什么。止血效果惊人的好,还有促进愈合的作用,唯一的副作用就是容易留疤,不过疤痕在当年那就不叫事,哪个男孩子没几处伤疤呢?
镇上有一个老中医还有家传治疗红伤的药,价钱不贵,实在没钱,拿几颗鸡蛋或者兜一袋子花生也可以充当药费。
十几里路远的临镇,有一个专门制作骨科膏药的村子,他们制作的膏药有非常好的镇痛、止痒和加速愈合效果。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贴上这种膏药后,愈合时间可以缩短近一半,对于自愈能力下降的老人来说,实在是一大福音。县医院或者市医院的骨科医生如果跟患者认识,会推荐去买上一贴,如果是生人,现在都不愿意找这个麻烦了。
灌水完毕,接着正文部分。
丹若是石榴的别名,取多子多福之意。丹若堂的主打业务:孕妇生产和产后护理,却萧条得让人心酸,开业一个月里,一个客户都没有。
这把刘星给急的,急中生智,小传单和牛皮癣大军走上了若羌城的街头。不过发了三天,被刘星叫停了。倒不是有城管出来阻止,而是纸张实在是太贵了。
这样不行,那就换一种方式。刘星找了一帮说书先生,每天五百钱,请说书先生在演义里加入软广告,让稳婆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