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胭脂价格与民生关系(2/3)
应什么?”
温华龙轻笑一声“怎么?地里刨食的是百姓,城里做生意的就不是了?天下无论商人还是农民,无论官员还是工匠,在我眼里可都是百姓。”
锦衣卫这才明白其中深意,不由得有些敬佩“这种事交给我们便好,先生何必亲自来买?”
温华龙叹息一声“什么都交给别人做,不会让自己更轻松,只会让自己离百姓更远。”
“东西放这,你回去复命吧,别忘了把我刚才的话讲给朱元璋听听。还有,应天府这乞儿有些太多了,不合常理。”到了家门口,温华龙便接过东西,自己进屋去了。
锦衣卫见温华龙转身,便拱手行礼,转身向皇宫而去。
御书房。
朱元璋缓缓抬头“他是这么说的?”
锦衣卫点头“是的,这些都是他说的。”
朱元璋又问“那他没说通过这些胭脂笔墨得出了什么结论?”
锦衣卫摇头“没有,但是我记下了买的每一样东西的价格。”
将价格抄下,锦衣卫又说“温先生还说,这应天府乞儿太多,其中应该有内情。”
朱元璋说道摆手让锦衣卫退下。
“毛骧!”
一身穿黑色制服的男人从阴影中出现“给咱查查这应天乞儿。”
毛骧单膝跪地“是陛下。”
以朱元璋对温华龙的了解,此人心思缜密,对战争有着惊人的直觉,能被他关注的乞儿过多一事,恐怕背后有不小牵连。
无奈的揉了揉太阳穴,将价格表放到一边,又开始批阅奏折。
看着手中简洁明了的奏折,朱元璋不由得又对温华龙心有好感。
这奏折格式,乃是温华龙离开后,朱元璋在他宫殿中找到的,其中每件上奏的奏折必须详细写明事件,原由,数据,更有表格分化,使其各项数据看起来极为轻松。
在温华龙统治下,北方来的官员更喜这种上奏方式,而南方官员则稍差一些。
其中还有一部分南方官员,还保留着说废话的习惯。
“把这些奏折给咱送回去,让他们重写,要是不会写以后也别上奏了。”
闻言,两名锦衣卫上前,将一筐奏折抬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