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学游水(1/3)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几天韩知府召集府衙中人,一起反复研究开挖渠道的路线。大致有了头绪:一条路线短,主要起分流作用。另一条路线长,不仅分流,还能浇灌大片土地。就要看珲州知府佟湘年是如何筹划。
韩知府委派云州同知廖启明、水利通判李松一起前去珲州,又悄悄让廖同知隐晦打听一下季康这个人。
几天过去,韩知府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那季康本事到底有多大。
就在这时,有人来报,廖同知和李通判回来了。韩知府忙把两人请了进来。
一路辛苦,这两人却是一个比一个喜庆。韩知府心知事情成了。
廖同知喝了口茶,把官帽整理了一下,眉眼含笑看着韩知府,喜滋滋地道:“知府大人,珲州佟知府比咱们还积极啊,他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走就有这个想法了。还说既然要造福百姓,自然是第二种方案更好,可以灌溉田地,云州和珲州这一下又多了多少良田。”
韩知府只觉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一毛不拔的佟知府,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通情达理,慈眉善目了?竟什么条件也没提,就答应了一起修渠,还是对云州好处明显的第二种方案。
廖同知见韩知府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呵呵笑着道,“我们还没打道往回走,佟知府就写好呈文,送往朝廷。又吩咐绘制图纸,调集物资,是实打实要干起来啊。”
韩知府明白,地方愿意自己斥资修渠,朝廷何乐而不为,走一道程序而已。
韩知府只觉得不可思议,这季康公子,是何许人也?
韩知府见珲州如此迅速,也依样画葫芦,往朝廷上了一道奏请,便召集人赶制图纸,就要与珲州一道动起来。
已经到了六月中旬,不管如何赶速度,今年汛期是用不上了。不过修水利关乎千秋万代,本就不是急功近利的事,管不了今年的,就管以后的。
事情有条不紊地进展起来。
一天下午,韩钦月闲来无事,叫上翠湖,拿根竹竿,就正在合意院边上的池子里勾新鲜荷叶。
那荷叶朵朵,亭亭玉立于水面,翠绿翠绿的,韩钦月道:“趁着现在的莲叶新鲜,我们多勾一点晒干,留着熬荷叶粥。”
一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