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放了一把火(2/4)
杨朝升眼馋归眼馋,却知道自己根本带不走。
人生的智慧,在于懂得取舍之道。
他只能尽量收取一些文化典籍。
专挑孤本,善本下手。
专挑农工技术类、国医国药类、诗词歌赋类和古韵雅乐等,这些能让后来人借鉴学习的华夏智慧之本下手。
在其中不乏有《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六韬》、《山海经》这样的传世之作。
也有《天工开物》、《青囊书》、《连山易》、《太平要术》、《鲁班书》这种让人咋舌的惊人之品。
杨朝升对用作八股文章的书籍则是嗤之以鼻。
这种封建王朝愚弄民众,禁锢思想的玩意。
小板儿爷弃之如同敝履。
见著文字的典籍,久远的文化传承。
这都是华夏上千年的历史文化成果,国家底蕴所在。
坚决不能让这些东西被倭国人白白偷走。
倭国文化本就学的我华夏。
它们偷窃我华夏文化的精髓部分,融入到倭国文化当中。
然后大谈什么“明亡之后无华夏,崖山之后无天朝。”
喔、喔、喔……
第三次鸡叫过后,天光渐亮。
在运河两岸,已经陆陆续续有着渔火燃起。
必须尽快走人了。
小板儿爷看着遗留下来的满库房文物古董。
他的心中犹在滴血。
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如果运到倭国。
再想要追讨回来,何其难哉。
从甲午战争起,到倭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倭国犯下的战争罪行简直罄竹难书。
这些个咱华夏的好玩意儿,可不能留给了倭国人。
感念至此,杨朝升不由的恨从心底起,恶从胆边生。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常言杀人放火不分家。
今儿晚上,既然已经开了杀戒,再放一把火又何妨。
付之一炬,总比被强盗抢去,要强上那么一丢丢。
凭着咱华夏儿女的创造能力。
今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