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驿站闲谈(1/3)
王杰端起了茶喝了一口,虽然还是大宋的团茶,不过他可没有放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没有杀青的茶叶味道很苦,但是也很提神。
“自李参政推行新政以来,先后推出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富国,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虽然这些政策大部分都很好,但是任何政策都有利有弊,最关键的是还看执行政策的人。”
“能够详细的说一说吗?比如说青苗法按道理减少了民间借贷的税率,老百姓应该支持的。”李思思问道。
“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本来可以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民间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但是如果执行的人起了歪心思,无论是官员为了政绩强行派,那些不需要借贷的人借贷还是下面的官员,吏员私自提高利息都有可能造成青苗法变成害民之法。”
“那可有解决之道?”李思思问道。
“这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以提高的待遇来促进心法的执行,还有可以监察体系接受百姓的结局,如果有地方官员强行摊派或者增加利率百姓可以直接举报。”王杰说道她就连后世的监察体系也提出了,当然这样没有后世那么完善。接受举报的监察人员也可能会被同化,但也是目前能做到最好的了。
王杰停顿了一下,想到了青苗法推行不下去,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触碰到了很多参与民间放贷的那些人的利益,于是说道。:“ 青苗法实质上就是一种由官府出面借大的法律而已。这其中就触碰到了很多靠高利贷来扩大自己家族产业的那些官员的利益,他们自然不会支持的。不如把青苗法直接改为百姓借贷法!以告示的形式告诉天下百姓,这条法令的真正内容让百姓都知道官府的利率是多少。”
“那样那些有利益的官员还是不会推广的?”李思思不由得又问道。
王杰正准备倒一杯茶,发现茶壶里的茶已经没有了,王杰就走到门外找吏卒重新倒了一壶开水。
“其实这是最好解决的变法派里面不是有很多的御史言官吗?直接让那些御史参这些官员就可以了。”王杰很随意的说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