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 章 上学问题该怎么办(1/2)
回到轧钢厂,杨为民没有第一时间召开厂部会议,讨论分厂的问题。
他要先研究一下,机床还没通过上级验收,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把机床验收了。
机床没有通过验收之前,大家都没有底。
而在验收之前,技术科还可以继续改进,争取给上级验收更好的机床。
虽然机场的大规模生产没他的功劳了,但是研发是在他手上搞出来的。
这份功劳不能让给别人,这也是他到地方后的可以利用的筹码。
到时候要搞个什么厂,可以靠着轧钢厂把机床弄到。
另外,他计划这段时间跟区里的领导取取经,地方上跟厂里是不一样的。
地方上有工作多,杂,不像厂里这样简单。
当然厂里的工作也只是对现在的他来说简单,要是换一个没有经验的人就不简单了。
轧钢厂可是上万人的大厂,还是公私合营的企业,没有一定的能力是管不过来的。
但总体来说,事情没有地方上那么复杂。
就在杨为民思考这些的时候,何雨柱也在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方案虽然提了,但上级很可能不会接受,主要是方案太超前了。
有些时候太超前的东西反而不好,因为用不到。
在这个年代,实用才是最关键的。
但分厂的希望很大,轧钢厂目前已经没有多余的地方来建机床的生产线。
只是,自己会不会被调去分厂呢?机床虽然是技术科的人合力搞出来的,但是在受他的引导下研发出来的。
当然,不是说技术科的这些人搞不出来,只是不会这么快搞出来。
毕竟这这是最简单的机床,又不是多轴联动机床。
如果是多轴联动机床,何雨柱自认为自己也没那个本事搞出来,因为他没有相关资料。
而且,有时候有资料也不一定搞得出来,就像后世的飞机,发动机不是搞不出来,只是材料限制,达不到使用要求。
虽然能用,但寿命太短,成本太高。
何雨柱还是很乐意去分厂的,机床的出现会极大提高工业发展,他要为此多出力。
但目前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