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章 杨厂长的考虑(1/2)
经过三个月的深入研究,轧钢厂的机床又做了几次小幅度的改进。
何雨柱让项目组的人把投料和出料的辅助装备加上。
主要是为了安全,实际生产中,难免会出现操作不当的时候,用辅助器投料和出料,就避免了工人用手碰到机床刀具而伤到手。
另外,有了辅助器,也可以减少工人手工投料和出料的时间,极大的提高生产速度。
虽然生产时还是需要三个人,但工人不会太累。
厂里经过研究决定上报到上级那,同时,在轧钢厂找一个地方,安装几台,让工人试一下,看看实际效果。
另外 ,也要做好逐步改换机床的准备。
工程师评选也完美落幕,轧钢厂把计划报告给上级,获得准许。
技术科的很多技术员都获得了工程师的称号,厂里专门发了一个证给他们。
一些老师傅们也获得了荣誉工程师的称号。
随着轧钢厂逐步地更换机床,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了很多,原来需要一天时间来生产的东西,现在用机床只需要半天。
而这仅仅是开始,等到后面,技术科把所有的设备都升级了,生产效率会更高。
而且,机床以后也会是轧钢厂的一个重要业务,全国只有轧钢厂能生产机床,其他厂需要就得跟轧钢厂买。
杨厂长已经在考虑轧钢厂转型的问题了,现在轧钢机已经占据了轧钢厂的业务的很大一部分。
等机床再通过验收,又会是轧钢厂的一大业务。
自从何雨柱到了技术科以后,轧钢厂就越来越不务正业了。
看来,是时候改名字了,不能再叫轧钢厂了,应该叫机械厂。
还有,搬厂子的事情,也该考虑一下了。
完全搬过去不可能,上级不会同意,工人们更不会同意。
但这次有了借口,轧钢厂没空地了。
要生产机床就得建新的车间,可是轧钢厂附近已经没有空地了。
而轧钢厂的老车间一时半会是不能拆了的,轧钢机的很多配件都是轧钢厂自己生产的,拆了就没有厂子能提供全部配件了。
全国上下正是大量需要15毫米轧钢机的时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