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剑指圭臬(4/5)
异之色,虽然他们知道方诺不会看病,但着实没想到这小子这么坦白,直接在医学院全院师生面前说自己不会看病。也都好奇这小子下面该怎么继续下去。
看着台下医学才子们那疑惑的表情继续说道:“你们肯定在想,既然我不会看病,怎么还有脸来医学院讲学?这不是逗你们玩吗?”只见台下有不少学子纷纷点头,但也无人出声应答。既然方诺如此说了,定有后话。
“小爷我虽在临症方面不如尔等,但在医理上却也有几分研究,今日趁此良机,正好与众学子们探讨一二。说来也巧,近日我闲暇时翻看史书,发现一个很值得拿出来说道说道的现象。那就是‘滴血认亲’。说到这‘滴血认亲’,相信在座各位或多或少都应该听过,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王公贵族之间,都对此法深信不疑,史不绝书。倘若有对子嗣是否为血亲存疑者。无不是用此法来做判断。对此,不知各位有何看法?”方诺深知自己在医学方面的短板,要说看病那是万万比不过在场众人的。既然比不过,那不如干脆开诚布公的说明自己不会看病好了。免得到时候这些人要自己临症看病,那就要出大丑。只能另辟蹊径用先进的理念来稳住在场的医学才子们。
方诺选来选去,还是觉得‘滴血认亲’这个最能打破他们的固有观念。方诺观书无数,深知此法在当今的大恒王朝基本算是公认的认亲之法。还从未有人质疑过此事。但后世的知识告诉他,‘滴血认亲’根本就靠不住。从此处入手,很容易就能把这些人给震慑住。
在场众人本就对这个小师叔很是好奇加些许不服,闻言方诺所讲,都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来,就连老干部之间都在相互耳语。也不知道他们在聊些什么。方诺也不急,就在讲台上静静的看着他们。稍时后,一位蓝衫学子站了起来,对方诺行礼说道:“师叔容禀,学生曾广林。师叔所言的‘滴血认亲’古已有之,此法的效用早已有公论,但凡是对子嗣存疑者,无不是用此法。只要将两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内,看是否凝为一体,如凝为一体就说明存在亲子或兄弟关系。如不能相凝,则表示两人无关。此法并无特殊之处,千年以降世人都对此奉为圭臬。不知师叔提起这‘滴血认亲’是何原由?”
这曾广林约莫三十岁左右,起身回话不卑不亢,有礼有节。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