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黄忠决策(2/3)
。贵霜有了足够的时间排兵布阵,想要在寻找突破口就是千难万难了。”
荀攸摇头道:“不如此,一旦有变,我们将万劫不复。与其未来多花费一些功夫,也要将眼下的隐患先解决了才是!”
贾诩沉默片刻,随后道:“公达所言毕竟还没发生,而我们手头上的粮草更是堆积如山,就算出现大雪封山粮道受阻,我们也能支撑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时间也足够我们将新的粮草运过来了。”
荀攸沉声道:“你这是听天由命?不妥,绝对不妥。”
贾诩也淡淡的道:“你这是拿战机在防患于未然,至少在当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荀攸嘴角一挑,笑道:“文和也说了,当下没有意义,但是对未来来说意义确实长久的。再者说了,你制定的战略虽说是针对目前的局面最好的战略,但这个战略也不能确保一定能胜,要赢得这个胜利的周期那就更难保证了。战场瞬息万变,不稳固好后勤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变局。”
贾诩哟呵一声,随后也回击道:“先机尽失的情况下,还谈什么瞬息万变,我们就连变的机会都很难再有。再者说了,哪怕让你赶在年关之前修建好天屋山长廊那又如何?如此赶制出来的运粮要道,你确定就能够稳当的连通东西不出现问题?”
……
贾诩和荀攸的争辩从针对于各自的观点,到后面的引经据典。
这一幕也看得众人大感新奇,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到两位军师如此激烈的争执呢。
黄忠见这样争执下去,谁也说服不了谁,他立刻终止了这场争论。
在他看来,两位军师说得都很有道理,如果一定要他选择,他肯定是更加偏向于贾诩的策略的,毕竟保守作战就不是他的统兵风格。
黄忠稍作犹豫后,还是起身道:“天屋山长廊势必是要建设的,这也将会成为连通东西两个世界最重要的道路之一。但长廊什么时候建,要怎么去建,这并不应该由我们重点考量。我们是军人,我们远征至此的目标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征服!”
顿了顿,黄忠继续说道:“我们可以由西域诸国先筹办铺路所需物料,也可以着手征集民夫集结,这其中的粮草供给还有钱银补贴都将由大汉来承担。”
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