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孙子小舅(5/7)
的家庭都不一样,有家里会补贴给予帮助的,有家里不拖后腿的,还有家里生活过得难的。
知青院里就有好几个人还得把分到手的粮食给寄回去些,等分钱了,还得把钱分回去。
没办法,有些人家里穷啊!
即使是城里人,但生活过得不如上阳村村民的是大有人在。
志斌叔瞧这几个孩子可怜,本来就没多大呢,还得担负着家里。问就是家里弟妹多,或者家里发生了变故,反正家家总有难念的经。
于是他就让几个人一起去豆腐坊工作,豆腐坊里遮风挡雪的,那灶炉里的火一刻都没停歇,冷肯定是不会冷。
他们在那里磨磨豆子,做做豆浆,然后就学着点豆腐。
几天后,豆腐会做了,腐竹会做了,豆泡也会做了,甚至豆腐干也给做了出来。
村里人欢喜,说:“难怪要读书呢,读书人就是一通百通啊。”
还得贬低自己一句:“像我们这种闲着锈了半辈子的脑子,就不如这些娃了,人家都开始准备做什么响铃卷了,咱们还不晓得响铃卷是啥子玩意儿哦。”
乔茗茗就撺掇志斌叔:“继续把扫盲班办起来,问问剩下的知青愿不愿意去扫盲。”
你们不是说自己没文化吗,干脆就就去读书学认字吧,反正多认点字准没错。
要不然闲着没事干,也是在家里猫冬或者跑到礼堂去下下棋,甚至不晓得猫到哪间房子里偷摸着打牌。
志斌叔听取了她的建议,还真就把扫盲班办了起来,惹得这些上了年纪的叔婶们嘀嘀咕咕的,好不乐意呢。
但乔茗茗是谁啊,再出主意:“扫盲班闭课后有一场考试,第一名奖搪瓷盆子搪瓷杯和蛤蜊油,第二名奖两条毛巾和蛤蜊油,第三名奖两本本子和蛤蜊油。”
志斌叔:“……为什么都是蛤蜊油。”
他怪想要烟卷的。
乔茗茗特懂,悄咪咪说:“嘿嘿,叔你不懂呢,婶子们嘛,都喜欢蛤蜊油。”
若是发烟卷,婶子们指定不乐意去。可若是蛤蜊油,叔们不去,婶子们就是抬也得把人抬去,而且还会提溜着耳朵逼认字逼上进。
蛤蜊油难买,这玩意儿在县城里可算个奢侈品,乔茗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