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养女方知父母恩(3/4)
是谁昨天故意不让我把布匹和胭脂水粉带上,就为了多来找这小子一次。
现在可好,以后你俩整天都能待一起了。
也不枉费夫人把家搬过来的一片苦心!
又在朱家玩儿了会,黄月英便跟梅姨一起回去了。
宋濂在教朱七牛读书的消息、早已通过之前来朱家拜访的人传开,黄育才也收到了消息,并给黄王氏写信告知过此事,让她找个机会巴结一下宋濂,黄王氏不屑为之。
因此,当黄月英把朱家有个先生要教自己读书的事一说,黄王氏立刻断定那人就是宋濂。
黄王氏虽然厌恶黄育才这个喜新厌旧、喜欢攀附的家伙,这一刻也不禁有些佩服黄育才。
毕竟若不是他耳目众多,提前告知宋濂身份,黄王氏大抵是不会同意黄月英去朱家听讲的。
她把黄月英看的极重,可不会随便就让什么人教她。
提前知道了宋濂的身份,可就不同了。
那可是宋濂!
被皇帝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当今大明文坛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的宋濂!
想了想,黄王氏道:“既然如此,梅花你明天送小小姐过去,记得带上束脩,多准备点,不要省钱,这位先生可不简单。”
“是。”
“你再跟他说一声,就说黄家老太爷和月英的爹都在京城,我一个妇道人家不宜抛头露面,就不亲自过去见他了,等月英的爷爷或父亲回返溧水,再亲自登门拜谢。”
“是。”
……
打从这天开始,朱七牛和黄月英便一起承欢于宋濂膝下了,每日跟他学习一小段时间,剩下的时间则要么一起玩耍,要么抄书、看书,要么背书、练字,每天都是欢声笑语。
有时候两个孩子兴致来了,还会去臭豆腐铺子帮忙收钱、记账,又或者跟着梅姨去逛街买东西。
如此这般,时间过得自然是极快的。
这一晃,已是十一月底了,距离朱七牛从京城回来已有三个月。
三个月不够孩子长大,也不够攒钱买房子,但如果娶个媳妇儿,绝对是够了,晚上再努点力的话,也能让媳妇儿怀上新生命。
对于三国演义这样一本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