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1章 报考大学(2/3)
寿是一件隆重的事,戏台一定会请,哪怕唱一天,也要请,如果拿不出这个钱来,那就不要过寿了,成笑话了。
另外有条件的,还会再请来喇叭班,用时髦的话讲,就是乐队,一场大寿下来,一个麦季的收成得全拿出来,还不一定够。
而乡里乡亲来捧场的,上礼都是3块5块,一人上礼,全家老少都来吃,这根本就是亏本的生意。
不像后来,有人专门靠办酒席收份子钱挣钱,买辆车都要摆几桌贺贺,更过分的,还有从号子里出来也摆几桌的。
那时候,谁家要是给长辈过寿,那一定是家境还不错的家庭,办的越隆重,越能彰显家里的经济情况。
许氏刚四十出头,民间有句俗语,“三十不可做,四十不能错”,意思是三十岁的生日不宜大操办,四十岁要好好庆祝庆祝,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时机。
只是大部分的家庭不能支撑父母四十多岁就要过大寿,郑飞和徐雪今天突然提出要给她过寿,许氏当然心里是开心的不得了。
“妈,别人爱说咱也不能堵人家嘴,咱办咱的,随他们怎么说。”徐雪一脸乖巧。
这话从儿媳嘴里说出来,许氏别提有多暖心了,都说婆媳关系不好处,而徐雪和许氏处的却像亲娘俩。
“好闺女,妈谢谢你。”说着,许氏眼睛也有些湿润。
“妈,一家人说谢谢太见外了。”徐雪见许氏动情了,赶紧安慰道。
“妈,这是不是开心的事,您看,您不是也哭了吗?”郑飞笑道。
许氏赶紧抹了抹眼泪,有些不好意思:“好小子,就你看的清,这当然是开心的事了。”
这天,一家人就开始对过寿的事情筹划起来。
现在刚忙完麦季,大家都闲,刚收成完,心情也好。再加上天公也作美,还不是太闷热,正是办酒席的好时机,到时肯定热闹。
郑飞准备请一台戏,连唱三天,再请一个喇叭班子,喇叭班子是正席的前一晚来,第二天中午正席过后走,准备办个五十几桌,全村人都来吃,都管够。
这还不算完,郑飞还准备来点新潮的,去县里请个电影放映队来,在家门口放上三个晚上,好好热闹热闹。
许氏一听,眉头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