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流放路上的小商铺11(1/3)
“志学,你按照人口估算下各家一个月所需要的粮。”刘志学是乡里唯一的秀才,里正便把这活交给了他。
“桂兰,你便按照志学给的数,称粮,称好后,趁着夜色带他们挨家送过去。”
“至于你们帮忙了的,就各家多十斤谷子,二十斤小麦。”
最后,里正强调:“都给我把嘴闭严实了!”
“要是让我知道谁嘴里有得吃了还闭不上嘴,一家人全给我滚出刘家乡!”
众人连连点头。
看样子,他们不用南迁了。若有得吃饿不死,谁还愿意背井离乡,过不确定的生活?
这一晚,刘家乡的人收到了救命粮,有了熬过冬天的希望。知道不用南迁,很多人落了泪。
敲门声响起时,李大花还没睡着。
她摸黑去开了院门,收到粮,被陈桂兰告诫了几句。
几人都走了好一会儿,李大花才反应过来。
抱着粮,泣不成声。
不用南迁。
孙女也不会离开了。
好啊,太好了!
-
自从知道任务目标把镯子送到女主手上后,夜聍就彻底悠闲下来了。
她隔三差五去山脚下捡“自杀”的小动物。
李大花头两次还惊奇,后面就麻木了,做一个麻木的拔毛剥皮机器。
乡里的孩子见夜聍常在山脚下捡到野鸡野兔,自发组队在山脚下“守株待兔”,夜聍知道了,偶尔也偷摸摸驱赶几只下来,让他们捡个正着。
她还拎了三只野鸡找乡里的一个木匠工,让他帮忙做张新桌子,几个杌凳。
其实,家里以前还有张小桌子,放炕上用的那种。只是这两年李大花年纪大了,身子也不太好,种的粮交完赋税后没剩多少,乡里人就常接济她们。
因此,李大花只要空下来,就会去别人家帮忙干些小活,家里能用的东西也基本被她强制送人了。
夜聍想着这些,默默叹口气。
是真的穷。
别说银子了,估计几文钱都没有。
日子悠闲下来,无聊的1207老说男女主的事,夜聍有时嫌它烦,就把它屏蔽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