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才子陈琳(1/4)
“下面便有请诸位公子上台一展才华!”
白马花会之所以能成为才子佳人们的盛事,最重要的便是花王和才子两个奖项。
其中花王一般由女子包揽。
能培育出顶级花卉、又长相秀美的姑娘,会成为享誉洛阳的奇女子。
进而被各大世家的公子哥儿所追捧,上门提亲的媒人踏破门槛。
像王荣这般姿色的姑娘,甚至会被帝王看中,飞上枝头变凤凰。
而花会第一才子的名头含金量更高。
花会之中随处可见达官显贵,获得头名的人很容易被这些大佬所欣赏。
万一运气好,被哪位大儒收为弟子,亦或是被朝廷大员收为门生,那便拥有了锦绣前程。
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因此满园的才子们都卯足了劲,想在花会上一举夺魁。
花会第一才子的评比规则也很简单。
上台的书生学子们赋诗也可,著文章也可,但主题必须与花有关。
不过文章实在过于冗长了,台下的观众们大多没有耐心听完,会影响比试的成绩。
登台的公子哥儿们多以赋诗为主。
比试开始后,不断有书生登台赋诗,周围的观众们都目不转睛的观看品评。
大家都想知道谁会成为这届白马花会的第一才子。
蔡文姬摇着卫宁的胳膊道:
“宁哥哥,你的才华最高了。
你要不要上去跟他们比一比呀?”
“额…我还是别上了吧?
我上的话就太欺负人了。”
对赛诗这种事儿,卫宁实在提不起任何兴趣。
他深受唐诗宋词熏陶,看眼前这些所谓才子所作出的诗词,只感觉粗陋不堪。
名传千古的佳作都是诗人有感而发,妙手偶得。
威武曹操赤壁鏖兵,临江横槊写下豪迈大气的《短歌行》。
杜甫壮志难酬、疾病缠身,五十六岁登白帝城外高台远眺,写下了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张继屡试不第,一夜无眠,于江南深秋写下《枫桥夜泊》。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