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2/3)
很多人,想要做一件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人人都说我生在沈家命好,要什么有什么,那么我如果去做这样一件事,是不是要比别人简单得多呢?那些家庭不如我的人,尚且能去救助流浪动物,有的甚至散尽家财、穷尽一生,那我这个富家子弟为什么不去做?我拥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这么多的财富,并不是我努力得来的,我只是比多数人都要幸运一些罢了。那些流浪的小猫小狗,有的是被人丢弃,有的是和主人走失,有的甚至被虐待被屠杀…他们的命运或许跟‘幸运’二字不沾边,但是我希望…可以去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成为它们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幸运。”
有人说:“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伞。”。像沈研之这样从小被保护着长大的孩子,从小很少受委屈,更没有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她的同理心是天性使然,也来自身边所有温暖的家人和朋友。母亲许子慧是个贤淑温软的人,她喜欢大自然,喜欢山川河流,也喜欢动物。沈研之耳濡目染,自小就喜欢看自然纪录片。
在那些纪录片里,她见过因为人类取胆而一辈子插着胆管生活在笼子里的月牙熊;见过失去鱼鳍,被扔回到海里无法游泳而活活饿死的鲨鱼;见过倒在非法盗猎者枪下没了象牙的大象;见过因为全球变暖,栖息地缩减,而不得不游泳游到溺死的北极熊……这一幕幕让沈研之痛心又自责,每每都会难过到泪流满面。这些悲剧,直接或间接的,都是因为人类。
人类笃信熊胆的药用价值,殊不知中药中的多种药材都可以替代;人类迷恋鱼翅养生,实则想补胶原蛋白还不如去吃猪蹄;明清时期象牙艺术品空前繁荣,于是无辜的大象就成了狩猎人眼中的摇钱树;人类造汽车造飞机,砍伐树木、排放污染,为了自己过得好,将整个地球的生态搞得千疮百孔,于是北极的冰川融化了,南极的冰盖缩减了,无数的动物失去了它们的家园……
寺内寿太郎的作品——《遗书》里写道:“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沈研之越是了解野生动物的处境,越是明白了这句话的深意。她自己也是人类,她不可能不去乘车,完全不用塑料制品。生态的破坏中,她无可避免地参与了,可是如果能为这些面临灭绝的美丽动物做些什么,她的心里也许会好受一些。这是她进动物医学系的初衷,也是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