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对大明军队的改革(2/3)
战俘重新进行训练。
按照解缙的思路,惩教所对这批战俘的处置方式采用了多管齐下的方针。
每日除了花费一定的时间由一众惩教员为他们讲解什么是忠君爱国,什么是忠孝仁义之外,还要对燕军战俘进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训练到战俘们每日根本没有一丝多余的体力和精力。
而且,这些战俘每日思想改造和军事训练中的表现,都有专门的惩教员进行打分,只有当分值满足条件才能获得优待。
比如多少分能够加餐,不足多少分会加练等等诸如此类的措施,数不胜数。
解缙还当着所有战俘的面承诺,在达到一定分值之后,战俘就可以在惩教所正式毕业,重新恢复自由,成为朝廷的正式士兵。
朱允炆对解缙这一番安排和规划表示了满意,于是惩教所的事务,就彻底放权给了解缙。
至于内阁那边,也由陈迪牵头在不停的对整个制度进行完善,朱允炆估计最迟半个月,新的内阁制度就能正式上线了。
这两件事朱允炆都没有亲自继续参与,他的精力转向了对现有兵马的整编上。
整编兵马的第一刀,朱允炆就砍在了皇家亲军的头上。
在他看来,所谓的上十二位亲军,因为长期脱离真正的战事,以至于原本的精锐之师已经开始逐年退化。
这一次京师之战中他们的表现就是最明显的证明。
号称大明最精锐的皇家亲军,以两倍兵马伏击燕军,居然也只能是以惨胜收尾,这让朱允炆对皇家亲军的战斗力感到非常的失望。
作为穿越者,朱允炆深刻的知道,真正的精锐军队都是战出来的,而绝不是好吃好喝供养出来的。
一支没有杀气,常年不见血的军队,兵员素质再高,最后都只有沦为样子货这一条路。
首先,朱允炆将锦衣卫从上十二位中彻底独立了出来,并且直接升了一格,从原来的锦衣卫指挥使衙门升级成为了锦衣卫都指挥使衙门。
而现在的指挥使何尊,也就原地从锦衣卫都指挥使,摇身一变直接成了都指挥使,直接成为了二品大员。
除开锦衣卫,剩下的十一卫皇家亲军,朱允炆又从每一卫中都抽调了部分精锐共计五千人,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