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一战成名(2/3)
曹丕虽然年纪小,但他人小鬼大,并且曹丕这小子,向来博学多才,文武双全,他五岁便会背诗经,七岁会背孙子兵法,八岁会射箭,九岁会骑马,十岁便跟着曹操随军出征,宛城一战,曹丕一战成名,万不能小视。”
韩猛听到这儿,就知道沮授在跟自己作对了,一路上就是这样,凡是他提出的意见,沮授绝对反对,他说往东,沮授就说往西,他说往西,沮授就说往东,这家伙简直讨厌的要命。
二人早在出发前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在行军途中,已经彻底卯上了。
所以韩猛咬了咬牙,对沮授道:“沮先生说这话,就未免有点儿涨曹丕志气,灭我们威风了,曹丕五岁七岁九岁那些事情,都是许昌那帮人吹出来,都是许昌那帮文人为了巴结曹操,说出的溜须拍马之言。
那些人为了巴结曹操,简直是没有自己的节操,也不管有没有的事情,他们都往曹丕身上给按,在我看来,也只有孔融让梨这件事是真的,
就曹丕那小子,跟孔文举简直没办法比,一个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一个是阉人之后,沮先生不要忘了,曹丕的父亲曹操,可是曹嵩的儿子,曹嵩则是曹腾的养子,而曹腾则是一个太监,
他如何跟孔文举比?
说曹丕厉害的,大部分都是那些迎风接臭屁的人,为了巴结曹操,他们简直没有道德底线,不但夸曹丕,曹植他们也夸,沮先生不要听风就是雨,闻屁就说香,凡事得有自己的判断,知道吗?”
沮授觉得韩猛这家伙简直太过分了,沮授一般情况下,是不喜欢跟这些大老粗们一块儿行军的,若不是这回主公下的死命令,自己绝不会跟这莽夫一块儿出来。
他们仗着自己有些武艺,从来不把文人放在眼里,常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一言不合就开打,在他们的世界里,除了拳头,就没有别的解决方法。
途中跟韩猛就意见不合,好几回差点挨揍,若不是高览拦着,自己这会儿,估计都鼻青脸肿了。
但即便如此,沮授也绝不会向黑恶势力低头的,哪怕粉身碎骨,也要站在正义这一边。
于是道:“韩将军说这话,未免也太粗俗了些,曹丕的能力,是很多人都认同的,要不然曹操这一回,也不会让曹丕统领先锋部队,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