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生物燃料(1/4)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老赵,咱们和佳吉的竞争,对我们在米的业务,影响估计太大了。”王兴华忧心忡忡地说道。
在华,华远集团基本上让佳吉在华无立锥之地。
所有的在华业务,都受到了极大地打击。
在华的业务,也基本上都被华远集团给接受了。
在接手了佳吉的业务,以及收购国内其他的压榨厂后,华远集团的大豆压榨年产能达1800万吨,在华大豆压榨产能上占据了28的份额,一家公司就超过了外资的26,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粮油市场第一。
加上其他油料的加工能力,宏丰粮油总的年油料加工能力达到5200万吨,位居全球油脂加工企业产能前列。
由于华远集团这次大豆风波中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国内民企在华国油料加工能力占到了58的比例,这也是往后几年内,占据比例最低的一年。
在菜籽、花生等油料的加工处理能力,民企也占据了绝对优势。
但是,除了华远集团之外,其他的企业,进口大豆的价格,还是相对比较高。
市场规模越大,反而是亏损越多。
在成本的巨大压力下,国内各粮油企业要求粮油涨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国内粮油企业的请求下,华远集团也向有关部门提出了涨价申请,并顺利获批。
但是,在涨价被获批后,华远集团却一直按兵不动,根本就没有涨价动作。
国内的其他食用油企业,对此也是有些看法的。
华远集团的成本,比他们低很多。
都还以为华远集团是想要用低价抢占市场份额呢。
虽有怨言,却不敢轻举妄动。
殊不知,红丰粮油也想涨价啊,但是有关部门表面上是同意了涨价,但是私下里,却并未松口。
要求赵宏图,不仅不能涨价,反而还要维持好市场价格,保证市场供应。
产能必须跑满,仓库必须有货,哪里叫货,必须随时送过去。
华远集团也是痛并快乐着。
在同行的咒骂下,不断地扩张。
与华远集团在国内的发展截然不同的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