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飞龙骑脸怎么输?(2/5)
便跟刘二牛一起,匆匆忙忙的领着那两百多愿意上山造反的青壮们直奔玉皇山而去。
待朱老三和刘二牛离开后,朱晓松也准备带着玉皇山的造反大军离开宁阳县县城。
朱晓松说过,这次带人来宁阳县城,一不为打家劫舍,二不为奸淫掳掠,三不逼着大家伙儿跟他一起造反,来县城就是为了杀贪官,分粮食。
现在贪官也杀了,粮食也分了,该烧的那些地契什么的也都烧了,朱晓松自然要完成他的承诺,带着玉皇山的造反大军离开宁阳县县城。
这让宁阳县的老百姓们看了个稀奇。
宁阳县以前不是没有兵,像巡检手下的三百驻军,还有县尉手下的那些捕快,包括狱卒、驿卒之类的都能算做兵。
但是吧,那些兵在宁阳县里横行霸道惯了,吃个西瓜不给钱那是正常操作,偶尔还会干些踹寡妇门之类的破事儿。
兵这个字,早就被他们搞得顶得臭三里。
现在朱晓松带着的玉皇山造反大军来了宁阳县,杀了官,分了粮,没进百姓家门一步,没抢百姓一个大子,就连分粮食的时候都是客客气气的。
现在朱晓松毫不留恋的说走就走,反倒让宁阳县的百姓们有些不适应了。
你这怎么就跟逛窑子的那些文人骚客们一样说走就走呢?真就是无情呗?
你朱晓松无情,可是咱宁阳县得了你恩惠的老百姓不能跟着无情吧?那咱成啥了?以后还有脸说咱是孔孟之乡?
所以,当朱晓松带着玉皇山大军往城门口走的时候,道路两边就围满了百姓。
说什么十里长亭折柳相送依依不舍之类的那纯属扯蛋,毕竟就这么一天的时间,哪儿有那么深的交情?
对于这些没什么文化,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地里刨食的百姓来说,最实惠的送别就是煮上几个鸡蛋。
五十斤粮食,跟几个鸡蛋,两者的市场价值差了天高地远。
但是放到朱晓松的心里,这五十斤粮食,却是远远比不上这几个鸡蛋。
朱晓松过过苦日子,知道哪怕是后世,宁阳县这里的百姓们送自家亲戚出远门时也不过是煮上几个鸡蛋带着。
所以,现在这几颗鸡蛋,在朱晓松的心里真就很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