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心狠手辣(1/2)
忙碌了三天左右时间,整个榆林渐渐的平静下来,城内百姓也渐渐开始有了欢声笑语,因为被炸毁的外城和翁城还要继续修复。
李未以工代赈,开始进行维修善后,三天以来,李未底下的军士总共抓捕了两千多有人命在手的反民,其中有六家贵族参与,一家蒙古贵族,三家西夏回族,两家本地贵族。
受到牵连的贵族有十一家,目前家主和主要家庭成员全部被抓。
普通百姓成为反民且手里有人命的,大概有一千五百余人,榆林本地人约为六百余人。
平叛出征第三十天,李未签发斩立决两千六百多人,并于当日全部执行。
一时间城外所有黑甲军轮番进行斩首,于当天中午之前全部斩首结束。
李未在抓捕这些人过后,没有让这些人吃一粒米,只能喝水,因为怕浪费粮食。
这下唐王李未在榆林附近一下子就能止小孩夜啼了。
但是一些小贵族却是心里无比的高兴,因为他们按照捐献的粮食和布匹的多少,决定了家族中可以去一到三名年满十六的男丁加入禁军。
可别小看武则天这时候的禁军,要知道唐朝是府兵制,不存在唐后期的那种世袭制兵种。
更不存在脸上刺字去当兵的那种,那是宋朝开始实行的,也是在五代十国中后唐开始才有了这样的行为的。
武则天时代的禁军那基本上都是官员亲属阶级或者贵族亲支旁支才能进去的。
榆林这是哪儿?过去嘛还能说离长安近一些,现在离洛阳那可是远了去了。
再说了,那些西夏贵族也好,蒙古贵族也好,在唐初还能混到一些正八经的职位,现在过了这么些年,已经越来越少了,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跟着唐王进禁军,那还不抢疯了。
别以为唐朝出的诗人多就文人多,大唐的文人基本还都是文武双全的,在大唐很多文人打起仗来,那真的是一点不比武人差,所以在大唐文武差距几乎没有,一直到了宋朝才开始真正的抑制武人。
那就可想而知了,这些小贵族为什么发了疯的要捐献粮食和布匹了,因为李未打开了他们小家族的晋升渠道。
以后家里稍微支持一下,那么在京城洛阳就可以结交一些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