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星图记忆(2/4)
为了防止记忆混乱,星图的地名不可重复。
就这样,一共筛选出14张地域命名法的星图坐标,剩下4个星图因为得出的函数图像较为简单,仍使用了构建函数法。
接下来就是制作「星宿图」。
叶欣然也自告奋勇地加入星宿制作工作。
扎实的绘画功底,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她确实很适合做这个。
第一张成品图出来得很快,只花了两个小时。
这是一个展翅起舞的丹顶鹤,从尾部的羽毛开始,自下而上共3个点,分别在尾羽下垂的末端,第二根羽毛的中部,以及最上面尾羽的根部,对应着霞间,长临和望山三个城市。
沿着星图向上看去,翅膀的末端是江平,关节处是皓光。
鸟喙的根部与末端分别是琅琊和泽州市。
诸如此类。
就这样将点的位置与星宿图对应,同时用相对位置一致的夏国城市命名。
当然,我并不需要学会画出星宿图,只需要在脑海中建立它的模样。
星宿图帮助我记忆点的数量与相对位置,而城市命名法在协助记忆的同时,也将点的坐标复刻到了夏国标准地图上。
这样记忆的精度虽然不比函数法或者坐标法,但也在误差范围之内,而且便于加深记忆印象。
现在,确保这个信息在事件重置中被保留的目标便达到了。
星宿图的绘制工作也在有序地推进着。
李所长与其他人渐渐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卡纳星那些未知科技上。
核聚变技术,超高的能量转化率,长生剂,超流体,强核力结构,以及虫洞技术,这一切都让他们觉得好奇又向往。
然后便是关于卡纳星人。
“卡纳星人需要氧气吗?他们用什么器官呼吸呢?”
“海岸文明又是怎么回事?他们的聚集地是什么样子的?”
“海里怎么建房子?怎么进行一些冶炼和锻造技术?”
“他们排泄会不会在水里飘得到处都是?”
……
我实在无法回答这么多问题。
虽然我也很好奇,但我并不是本着探索科学的目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