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一章8(1/6)
“又是你啊,真是执着。今天带了什么来?”
“进口白葡萄酒和烟卷,现在物资紧缺,黑市上才买得到。”男人趁四周没人,把一个玫瑰金壳子的打火机塞给士兵,士兵掂了掂酒瓶,爽快的答应了:“行,不过只能呆一个小时,被发现了我可保不住你。”
“当然,多谢了。”
彼得是一名记者,供职于多里斯六点钟晚报社。他年轻时曾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专栏作家,却因得罪政客而被报社开除,从知名记者沦为报界混混,整天追逐着影星写些博眼球的下流文章。战争爆发后,他认为翻身的时机终于到了,千里迢迢赶到北方,但他发表了一大批文章都没有激起任何水花,还在军营里染上了梅毒。
彼得不肯放弃,病好以后,他听说了“希望之星”号事件。他立刻来到图兰,准备靠一个爆炸性新闻打场漂亮的翻身仗。靠着出色的交际手腕,他贿赂守军进入了难民营,从难民口中套出不少情报,确认了埃因奥尔大屠杀的存在。
这必定是个大新闻,可惜缺乏证据。他在萨特波卡的难民营转了一周,用针孔摄像机拍下不少照片。新上任的总督比前任聪明得多,懂得对难民怀柔。过去哈文总督苛待难民,等到亚伦上任,不过请了医生治病,晚餐增加了稀粥和黑麦面包,就令难民们感激涕零。亚伦整顿了营纪,严惩杀伤人和□□,重赏举报埃里温的行为。一段时间下来,一些难民甚至和士兵成了朋友。
彼得观察到这一现象,觉得十分有趣。他们逐渐习惯了铁丝网和机枪,忘记挂在脖子上的绞索,就像被圈养的羊一样安于现状,自得其乐。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彻底忘掉埃因奥尔的屠杀,把埃里温视作敌人。
不过他今天来营里不是为了工作。天色慢慢暗了,人们架起大锅煮着牛肉汤,难民拿着碗在大锅前排队。彼得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着,发现了他的目标。一个少女穿着改小的蓝色工装,脚蹬一双胶鞋,正端着碗和朋友说话,笑起来脸颊上浮现两个深深的梨涡。
彼得吞了口唾沫。她的五官端正,嘴唇丰满,皮肤像橄榄一样光滑,一头秀发犹如阳光下的麦田,身材纤瘦却结实。她笑起来很甜,眼睛神采奕奕,他从未在难民身上见过这种眼神。彼得每瞄她一眼,都感觉自己的喉咙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