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科举变革(6/6)
那与当初的阉党有什么分别呢?”
“可是常此下去,难保他们不会乱了这社稷啊?”有人担心地道:“他们的言辞里已经提到了国公您这么做是对祖宗的不敬,更有人说您全然否定了当初太祖时的成规,分明是别有用心哪。”
“放心吧,他们闹不出太多的花样来。”唐枫很有把握地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当初就是那些有着高官身份的人都难有所作为,更不要提这些完全是白丁身份的书生了。至于这些言论,当事情成为事实之后,自然不会再出现,他们只有顺应大局而已。”
说着这话的时候,唐枫也觉着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些巧合了,怎么都是和朱元璋对着干的呢?他要禁海,自己偏偏是开海。他禁商,自己鼓励商业。他喜欢在他国使者来时宣扬大明之富而给予对方足够的好处,自己偏偏是一毛不拔。他提倡八股取士,用以约束民智,自己却又闹出了这么一出。若是朱元璋地下有知,可能会爬出来和自己掐架吧?
其实唐枫这却是有些多虑了,但凡是改革,总是要改变原来的一切的。而大明原来定下的规则,都是朱元璋一手创立的,他自然只能与之唱反调了。虽然心里觉着古怪,但这并不影响唐枫的决定,他依然要对科举进行改革。
一切也真如唐枫所想的那样发展着,在眼看着朝廷对自己等人的反对声浪不闻不问之后,那些士子们的反对热情也就迅速地低落了下去。胳膊拧不过大腿的认识他们还是有的,也很清楚若是反对这次的恩科,吃亏的只会是自己。所以在闹了一阵之后,这些人便只得重新拿起了书本,悉心苦读,而这一次,他们也更加的务实了,开始关心起来国计民生。
五月间,恩科开考,那来自各省的举子齐集京城,又是好一阵的热闹,大家谈论更多的是怎么写那策论,而不是继续诋毁这次的变革。
到了五月底,中试的人就被一一公布了出来,一切已经成了事实之下,那些原来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们也开始更注重对国事的了解,一切都照着唐枫希望看到的发展着,大明的改变渐渐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