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科举变革(5/6)
来说可不甚公平哪。”
唐枫见他们有所松动,心里微微一喜,便道:“这一点本公也考虑到了。既然怕给举子们带来不便,我们可以暂且选一个影响不那么大的。今年我大明连连取得了胜利,正是普天同庆的时候,可以增开一个恩科,我们便先自此作出一些改变。至于秋闱,则还是照旧,若是此法选拔出来的士子比之以往更适合为官,那三年之后的科考我大明就该想着改变一下了。”
这是折中的办法,也是唐枫在遇到如此大的阻力时,不得不作出的让步。不过他也深信只要有了这一点的改变,将八股取士从科举里踢出去就不是太遥远的事情了。对于唐枫这折中的方案,那些官员们没有再多作反对,因为他们看得出来这已经是唐枫的底线了,现在大明朝还是他说了算的。
所以众人便都点头曰善,就此,在大明盛行了二百多年的八股取士之道发生了改变。直到百年之后,当大明的士子们参加新的科举时,还一直对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念念不忘,他们深深地明白,自己能从四书五经的羁绊中走出来,多亏的这一日唐枫的坚持,那时的年轻士子们对唐枫可说是感恩戴德。
可那终究是百年之后的事情,在现如今的大明,那些科考的士子们可就不这么认为了。当他们得知今年朝廷要开一恩科的时候还很是高兴,因为那象征自己有多一次的机会走上仕途了。可是当这次科考的重点公之于众后,大家就都愣了。
居然以策问为主,自己所研读多年的四书五经和时文居然只是占了一个极小的比例,这让这些读书人如何能够接受啊?许多人便开始大骂朝廷的不公,更有那性子冲动,胆子大的更是跑到了学宫和孔庙里去哭诉,大说朝廷的不是。这些人很快就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唐枫随之就成了他们抨击的对象,大讲他的不是,更有人言唐枫乃是乱世之根源。
大明对言论方面还是放得很开的,那些言官更是可以风闻奏事,皇帝都不能加罪,这与后来历史上的满清大相径庭。可是在得知这些读书人的一些激烈言论之后,锦衣卫的人就忍不住了,许多人都想从唐枫这里得到允许,从而抓捕一些个太过分的人。对此唐枫却没有批准,他道:“这样的反应我早就料到了,他们一时接受不了,总是要发发牢骚的,若这一点我们都不允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