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科举变革(3/6)
然,大明的科举考试也不是光有八股作文而已,也是有着策论的,只是这一点相对来说很不起眼,众多的考生也只盯着八股看,只知道背那四书五经。可实际一个官员的能力却是体现在策问上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实在是让人很无奈。
通过与一些有识之士的谈论之后,唐枫终于是抓到了这一点突破口,他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这样一来,既能如自己所想的提拔出更有能力的官员来为大明的振兴尽一分心力,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原来的利益集团,使他们不至于横下一条心来与自己作对。
想到了就干,唐枫深明时不我待的说法,当即就在朝堂之上提出了这个办法。因为他知道,虽然大明现在没有了外敌,但那只是暂时的。随着西方国家的不断壮大和崛起,有朝一日,他们还是会象历史上的一般侵略到中华民族的头上来。我们想要不被欺侮,甚至是主动出击,就需要跟他们一样地发展。而有着数年千文明底蕴的中华民族,一旦真的加大了前进的步伐,就不是那些才刚刚脱离茹毛饮血的蛮夷之邦所能比的。但这一切却必须先要以改革作为前提。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唐枫在朝会上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立刻就遭到了众多官员的反对。虽然现在他已经控制了朝政,但在这件事情上,肯附和他的却还是极少的。因为这科举乃是立国之本,是读书人心目中神圣不可动摇的所在,比自己的性命更是重要,岂能说改就改?即便有那首鼠两端的人,也怕自己生后担负骂名而不敢支持唐枫了。
这下唐枫就有些为难了,他可以用强使众人不敢反对自己,可这科举考试的阅卷还是在这些官员手里的,若他们不肯合作,即便真推行了,他们也有的是手段阳奉阴违。唐枫总不能自己去改那些卷子吧,即便他真这么做了,成千上万的卷子也不是他一个人能看得过来的。但唐枫又不想放弃这个想法,只得放平了心态和这些人争论。
“各位为何一定要坚持八股取士呢?各位都是有见识的人,难道看不出来这种手段只会让读书人所知更少吗?”唐枫苦口婆心地说道。
换来的却是一片沉寂,大家其实也知道这一点弊端,可是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说什么都不想就这样改变了,这或许是一种报复心理吧。不过这个理由是无法说出口的,便有人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