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月下交心(1/4)
入夜后,杨帆让孩子们都去休息,而自己则承担一整晚的守夜任务。
他已经睡了一整天,到了晚上,自然没什么困意。
看着自己身边的两台坦克,又一个十分难以解决的问题摆在杨帆的面前。
通讯。
早期坦克之间的通讯,一般是依靠无线电进行的。而到了现代,则是无线电搭配军队内部网络。
拿德军举例,通常来讲,每一个装甲连中,都会有一到两辆“指挥型”坦克,这种坦克会拆除部分弹药架,以安装更大功率的无线电设备。
而其余的普通坦克,则会在内部安装一台简易的携行电台,以便和队友沟通。
然而,杨帆的坦克,不仅没有大型无线电装置,就连最基本的简易电台也没有。
虽说无线电的原理很简单,但现在这个情况,让杨帆手搓出无线电设备,显然不太可能。
“难道要靠吼的?”杨帆有些头痛,靠吼通讯也不太靠谱,坦克中的噪声极大,同一辆坦克的内部沟通就已经很麻烦了,想把声音传递给另一辆车中的人,这肯定不太现实。
其实,通讯的问题,早在坦克这一武器诞生之时,就存在了。
一战时期,英军的马克1型坦克,在情况复杂的战场上,甚至使用了信鸽进行通讯。
而苏联早期由于缺乏无线电设备,只能在连一级的单位上配备无线电装置。
不过,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
在缺乏高科技的设备下,苏军使用了一套系统的沟通方式,那就是“旗语”。
在情况复杂的战场上,坦克的车长会爬出驾驶舱,站在车长塔的位置,使用各种颜色的小旗帜来指挥同伴。
虽然杨帆没有那么多的小旗,但只用一张旗,进行简单的指挥就可以了。
他选择的旗,正是黑·扎克的那面写着“黑”的旗帜。
将旗帜裁成巴掌大的小块,杨帆开始编排旗语了。
最简单的命令,无非是四种。
“进攻”、“撤退”、“开火”、“停车”。
进攻很简单,旗帜向前挥出,就意味着进攻。
撤退则稍微复杂一些,旗帜左右来回挥舞,就象征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