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共建第章 有人投毒?(2/7)
“我这就让梁助理联系买火车票。你们去京城后,请邝院长和廖老师帮着解决下住宿。跟大伙说一声多带点厚衣服。廖老师和你们的厚被盖随后托运过去。”
其实用不着让王博他们全去京城。
技术上的事情有中科院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解决,自己只管出钱。但刘晓玲不想在合作中露怯,所以最终还是把所有人都送去京城,顺便显示一下自己这个合作方的实力。
离开研究所后,刘晓玲来到江边。
这里不像广明厂厂码头,有一湾回水能看到野鸭凫在其间。
风渐渐让人感觉有些冷,看来要添衣了。
“妈妈。妈妈。”
冬儿在远处看见了刘晓玲,欢喜地朝她跑过来。
“妈妈,你看是我们的船。”
冬儿指向下游,气垫船正在江中。
刘晓玲这次回到广明岛后,让王金玲她们给牟凤至又送了一台分体式空调和热水器,这是返航回来了。
王博带人去了京城,每个项目基本上都有两个人来负责,这更让刘晓玲放心。
所有的在建项目当中,重点自然是涉及计算机的项目。
这些项目又能派生出许多新的电子产品出来,都是下金蛋的鸡。
回到办公室,翻开报纸,中东战争越演越烈,但这不关刘晓玲什么事。
报纸上关于白卷张某的报道让刘晓玲有了兴趣。
1971年至1976年间,有一个推翻前高考制度推荐优秀工农兵无须考试上大学的阶段。
之前的工农兵大学生招收流程是组织推荐,服从安排(分配院校和专业非本人意愿),今年这次的流程是个人报名,群众评选,组织推荐,获得考试资格,参加省区统考,排列分数,院校选择,组织决定,服从安排。所以这一届的工农兵大学生是设置了高考的一届。
如果不是这个白卷张某的出现,或许全国性的高考就此恢复。
卢学敏被迫复习了好几年,原本希望参加这次考试被刘晓玲制止。无他,就是“工农兵大学生”这个头衔在后世被轻视了。卢学敏的岁数不大,刘晓玲觉得她还可以等等。
今年3月,总设计师从代理恢复了国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