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风波(1/5)
钱家洞村支移的粮钱被劫,被杀十余人的事传出,各方反应自有不同。
正如马扩所说,河北两路防卫松散,自伐辽之后,朝廷又为了肢解西军,将本就为数不多的西军分散屯驻各地,就好像将一把芝麻洒进大海一般,各州县仅凭保甲乡兵维持治安,州县交界处更是沦为三不管之处,给盗匪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加之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破产农民层出不穷,上山落草为寇的农民并没有在方腊起义失败后的血腥镇压带来的恐怖记忆下减少,反而与日俱增,官府根本就是抓之不尽,越抓越多。
消息传到井陉、赞皇、元氏三县,案发在封龙山,那是井陉的地界,死的是赞皇县的人,兼着知县的天威军使种师闵率倒是即刻派人前往现场勘验,赞皇知县也派了衙役仵作,宋代的“军”并非专指军队,而是军事体系的行政机构名,属于与县平级的行政机构,往往军使就兼着知县,王安石变法之后,正军大量裁撤,更是使得遍布全国的某某军名存实亡,十有八九只有名号,却无驻军。
井陉军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天威军一直是扼守沟通太行山东西两侧交通的军事要塞,在第一次伐辽失败后,河北防务更是被乌烟瘴气的宣抚司搞得支离破碎,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虽被贬,却还是在进行布下了其亲弟种师闵,率一千西军驻守天威军这一重要军事据点,老将军一心为国,着实令人感佩。
为避免五代时期藩镇化的出现,宋朝施行着严格的军政分离,这也就造成了税赋异地调拨的怪现象,本来井陉县的税赋就已够驻军粮饷,但正是这个制度才使得驻军用度需临县支移,不仅造成民间赋税的增加,驻军的粮饷还时常因为类似的事件无法确保及时足额。
勘察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歹人劫道杀人,但至于是哪里的强人却不好说,封龙山地处井陉、元氏、赞皇三县交界,正经属于三不管,山中多有盗匪、莠民,剪径劫道时有发生,虽报说是山南桃花寨所为,但人证物证不全,却是无法定夺。而井陉和赞皇两县的主事争论的倒不是案件归谁,如何侦办,焦点却全在这失去的四车钱粮究竟由哪方承担上。
按赞皇知县的说法,钱家洞的税赋已实收送入井陉境内,虽未交割却是井陉的治安不好,所以丢失,责任应当井陉承担,加之此次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