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村宴(1/4)
与周宝分别后数日,一切如旧,好似什么都没发生,私下里赵峥问起四喜,见到杀人害不害怕,那小子竟像没事人儿一般,燕京战乱,死人见多了,无论辽宋,这样的勾当算不得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这小子竟是见怪不怪,反倒是赵峥第一次亲历了伤人杀人,倒是少见多怪了。料想这事儿过去,也没什么后顾之忧,但倒是让赵峥迫切地加速了自己的造枪计划。
图纸早已偷偷画了,因为采用铸造的方式,在试制时各个零件赵峥在晚上都多铸了几套,枪管分别采用铸造和卷制各做了三根长七寸(约21厘米),口径三分(约1厘米),为了测试还卷制了一根二尺的超长枪管,采用铸造的口径一致性比较好,只要模具精度和一致性达标,适合于大量标准化生产,卷制的主要在于赵峥二把刀的手艺,口径大致也能统一,但要打制的管壁均匀厚薄一致对铁匠的手艺要求就高了,反正他自己打的三根就有粗细不一致的这种问题。
就连弹头也采用铅和钢分别做了圆形和近似现代手枪弹的钝头锥形两种形制,圆形弹丸采用将熔化的铅液盛于底端开小口悬于高处的漏斗中,令铅液逐滴滴入底下盛满水的桶中,冷却形成弹丸,只要能控制滴落速度,就可以得到大小一致形状相同的铅丸了,但是赵峥在第一次试制时,发现这个方法并没自己想象得理想,铅液在空中由于万有引力和空气阻力的共同作用,并不是形成他期望的球形而是跟雨水一样的水滴形,再加上入水时的冲击,成品效果非常不理想,于是他果断放弃,还是采用铸造的方法,把经历放在如何快速大量制作标准化模具的上面,这放到让制做弹头的工作变简单可控了起来,最后一次性做了几百发弹头出来,通过简单的抛光打磨,得到每个重三钱(15克)左右的四种弹头,以供测试定型。
赵峥偷偷组装起了六只测试枪,枪全长不过一尺二寸(约36厘米),空枪不到两宋斤(约14千克不到),拿在手里,手感不错,久违的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令赵峥非常高兴。
赵峥拆装测试了几次,通过铸造、打磨,可以实现很好的零件通用性,六支测试枪倒是基本都实现了零件互换通用,只不过因为工艺原因,公差还是稍微有点大,属于能用却不够好的程度,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空枪测试击锤动作,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