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精制食盐(4/5)
入适量的开水,让两个小社员一个烧火,一个不停搅拌,直到盐全部融化,再将盐水用瓢经过多层细麻布的滤网舀进锅里,舀完后在缸底和滤网上留下的好些泥沙颗粒,说明第一步过滤还是比较成功的。
接着就等着饱和浓盐水慢慢冷却,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眼见锅底慢慢出现盐状晶体,直到整锅凉透,再从锅里舀出,再次过滤,滤出的大量白色晶体收集在另一个罐里,再将澄清的盐液倒回锅里,生火加热,随着盐水翻腾,滚滚蒸汽从水面腾起,赵峥命他们减小火力,仔细观察盐水,直到发现盐水中再次有盐析出为止,再次停火等盐水冷却到室温,这次又有白色晶体析出,只是比之上次少了许多,再次过滤,又再烧开冷却,如此往复四次,待到第五次盐水冷却之后再未见有白色晶体析出。
赵峥沾了点盐水入口尝了尝,齁咸,咸到脑仁疼,但却没有了之前的苦味,心叫成了,再让小厮烧火煮水,随着盐水中的水分渐渐蒸发,原本乌黑的锅沿开始出现白霜,这就是结晶的盐!直到完全煮干,将附在锅里的盐全部铲下,看着白花花的细盐,赵峥知道盐是成了。
最后算了算,半天时间最少一个工人操作算二百钱,损耗开销是燃料这项却本可以忽略不计,但预算从宽,且估算个十钱,最后就是盐的成本按集上卖价十斤盐就是五百钱,总的加工成本不算设备折旧、房租等利用现成的,竟有七百一十钱,最后得到差不多七斤的细盐和二斤出头氯化钾,损耗不到一成,倒是不错,可算下来这七斤盐,每斤的卖价就不能少于一百钱,否则就亏本了。
不过这里最大的成本其实来自于人工,主要还是这回盐加工得太少,若是采用更大的锅,同样的操作和时间,产量增加一倍到两倍都不是问题,这样的话成本自然可以摊薄,成倍降低,这样看来确实有利可图!
见赵峥高兴,两个小厮也对自己参与的劳动又惊又得意,此刻见社长变戏法似的,竟然随随便便就造出了雪白晶莹的细盐,这两小子刚刚成年,以前曾在酱菜店做过学徒,一个叫王四喜,一个叫李二贵,两个小子算不得身强力壮,但头脑灵活,王四喜有点少年老成的样子,李二贵活泼好动,两人都在张大彪手下做农场学徒,平素赵峥对所有社员都和和气气的,没事还聊个家常,对他们都很熟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