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铁匠铺(2/5)
可都混成贵族了!
但要说中国的铁匠,或者更具体点梁老汉咋就弄的家徒四壁了,这就跟天灾人祸逃不开干系了,古代中国对于老百姓税和徭役是永远绕不过去的事儿,我们现代社会有各种税,这个很好理解,不幸的是赵峥此刻深处的时空正是历朝历代税赋最重的时代,在宋代(北宋、南宋)不仅税种琳琅满目,这是赵峥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前根本无法想象的,在赵峥刚来梁家,梁老汉当做社会生活常识,首当其冲就是对赵峥这个得了“失心疯”的干儿说了半天各种捐税,赵峥听得直翻白眼,根本就记不下来。
听得赵峥只想对那个声称“我可能生错了地方,想穿越回宋朝,那里对文人最友善”说什么大宋藏富于民的网红老师说他误导群众,宋代可能是权贵士大夫们的锦绣山河,但是像赵峥这样连毛笔字都不会写,正体字都认不全的现代人,即使拥有双硕士学历,却到宋代的教育系统和考试制度中连个童生都不如,别说跟什么随便拉出一个就是文学家、书法家能够身居庙堂学神级的大佬比了,在文盲率超过90的宋代,仅州府级别的解试录取率也只有2,更别说后面还有省试、殿试了,那种随便穿越过来抄几首诗抄几本书的就能位列庙堂,开玩笑,后世的大学教育真的算是普惠教育了,赵峥光听到就放弃了混成士大夫的幻想了,估计那位梦想大宋的老师当真有了赵峥一般的奇遇也就只能是个苦哈哈,看他还会不会吹大宋好。
这绝对是平民百姓的苦难时代,难怪宋代前后320年里400次农民起义,勇夺历史第一。司马光说的“乡村农民,少有半年之食。”,欧阳修说宋朝人“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蓄菜根以延冬春”,这才是真实的宋代生活,相比于赵峥创办的公社,之所以社员热情如此之高,一多半是恰巧遇到县里大丰收,创造出了能顿顿吃上饭的奇迹。
而对技术人才铁匠来说,徭役则是更吓人的,寻常农民最多就是出力,什么修个河堤、筑个城,也就派派体力活儿,铁匠拉去免费打造铁器也就算了,遇到特殊情况,官府不给你来料加工的活计,直接分配你交付成品,就是不仅要搭工,连料钱都要你自己出,这虽少却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遇到不讲理的打起仗来直接就把人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