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出恭的商机(3/4)
县内小康之村了。
只可惜老钱家似乎没有读书的命,虽说历代都努力耕读传家,但到现在最好成绩也就钱恕的贡生了,可是就是他每每到了省试均告名落孙山,这一晃都年过四十了,还是学业无成,人生中最黄金的岁月就耗费在了读书应试落榜再读书的循环里。终一日他大彻大悟,抛弃了这考功名光宗耀祖的执念,安心做好东家,当起里正,正所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往往会打开一扇窗”,这钱恕虽说不是考功名的料,但却是持家经营的一把好手,安排种地植桑,淘换耕地,开源节流,十数年间也把祖上留下的这份家业整整扩大了一倍不止,说起来他是村里最大的地主。
耆长叫秦达,是个三十多岁的壮汉,黑面虬髯,身材高大,给赵峥的第一印象就是样貌凶恶,不禁令他想起了他那个外冷内热,没少折磨自己的老班长。这人也是个外来户,原本的耆长也是钱家子弟,跟梁大郎一样去年被征召随着大军北伐,结果也是没回来,这秦达也是那时候从外地过来的汉人,附近正在闹溃兵、山贼的时候,有着一身刀棒武艺的秦达被留了下来,娶了钱家旁支的一个寡妇,做上了耆长,平时教导村里族内青年一些枪棒拳脚。
里正、户长、耆长算是村里的头面人物了,赵峥自然没有怠慢,亲自画了图样,从村里陶匠薛家订做一批陶制管道和坐便器,直接把旱厕升级成了带抽水马桶,返水密封的20版!
里正等人待得厕所完工之后,见到这干净卫生又新奇的厕所,无不惊喜,都大赞赵峥奇思妙想。尤其是钱怀仁和钱三,论起来还有层长辈的关系,不但打消了对赵峥这个梁家继子的最后一丝顾虑,还纷纷拿出粮食和肉来款待起赵峥来。
有了村里头面人物的示范效应,不出三、五日,村中老少纷至沓来,请着赵峥帮着修旱厕,间或三三两两的外乡人,也闻讯前来看热闹。里正等人也无不炫耀地向乡人展示这新奇又干净的新式厕所。
这接二连三地邀约却让赵峥犯了难,要知给里正等人修厕所,赵峥可谓搭工搭料,尽管自己出力可以不算钱,但从薛家订的陶器可是着实花了成本的,每个折算下来也有了五六十文,若不是梁老汉支持,赵峥都掏不出这工本费,现在一众乡亲提出这要求,乡里乡亲的,赵峥就是有心做好事也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