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战后规划(上)(1/3)
战后的闽省把行政重心放到了粤省的整合上,包括体制改革,经济规划,生产建设等。
粤省在立宪元年(二十一年为立宪元年)的生产总值为两千零二十万帝国币。
与之相比,闽省的生产总值只有粤省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但是这两千多万的生产总值不能作为秦牧完成系统任务的指标,毕竟系统的任务是两年内把闽省的生产总值提高到二十一年的四倍,而不是管辖地区的总gdp。
由于这场战争的破坏,粤省的很多城市和村镇都被战火洗礼了一遍,系统预计在秦牧主持重建和其他发展的情况下,二十二年的gdp也只能达到一千六百万左右。
不过系统预估的闽省在二十二年的生产总值能够达到两千万左右(对外贸易收入不计入生产总值)。
这对秦牧来说是个好消息。
除了对粤省的整合外,秦牧还特地询问了宋姮对陈玉明的处理建议。
宋姮思考片刻后说道:陈玉明的军事政治生涯已经走到了尽头,即使还有很多他的门生故吏分布在各地,也不可能在闽粤之地掀起什么大浪了。
给他一定的自由,让他居住在福城,度过未来的时间吧。
既然宋姮都这么说了,秦牧也没有更好的处理陈玉明的方法,那不如就交给宋姮。
宋姐,那我就把他交给你了。
处理完陈玉明之后,从日曼国购买的兵工厂也已经快要运到了,秦牧兴奋地亲自去迎接。
费恩从货船上缓缓走下,兴奋地来到秦牧面前,激动地说道:秦牧先生,我已经将所有的设备都运回来了!船上还有随行的许多原兵工厂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他们都是来为您工作的。
费恩,这次真是麻烦你了。不过对这些工人,还是要再麻烦一下,借用一下你的名义管理这些工人而不能用我的,我在东亚细亚公司的身份就是你的合作方。秦牧说道。
没问题,秦先生。这些我都清楚。费恩点头道。
这次收购莱茵金属公司旗下兵工厂的事情,若没有费恩这个能够和日曼国本土军工企业集团搭上关系的中间人,恐怕还真没这么容易就谈成合同。
看着一台又一台各种设备从船上卸下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