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冤家路窄(3/5)
。
梦境中,他在枣城买房,一平方5000元,这样的价格也让张记乐得不行。
枣城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城市,传统煤矿起家,煤炭挖完了,没有重工业和轻工业支持,发展速度缓慢。
年轻人为了进城,耗尽两代人人的积蓄,在城里买一套房子。背负房贷的压力,幸福指数低。
张记决定为家乡年轻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让家乡不再那么穷,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身在外地被人欺负。
可是做什么呢?张记没有主意,想不到枣城适合发展哪些重工业和轻工业。
谭华的话一遍一遍出现在张记脑海,不得不承认,谭华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师。也许他的讲课方式不为其他老师接受,教育人的方式让张记佩服。
至少,张记在谭华课上明白很多道理,也愿意成为谭华口中“黎明前的一束光”。
白银是张记梦中最后清晰记住的记忆,除此之外,只有大方向的发展。而大方向的发展并不是秘密,就像田明峰知道房地产即将迎来爆炸式发展一样。
知道和做到是两件事,知道的不一定能做到,做到的肯定知道。尤其是资金投入,哪怕知道魔都房价要上涨,可是一万多一平米的房子也买不起。
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下跌,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不景气,股市洪流卷走现金流,市场现金流动受限。
寒冬来临,节薪取暖。
建立公司太难,审批文件和繁琐流程,不是草根可以快速解决的问题。收购简单,以现金流为基础,一步到位配齐设置。
张记想到他能为家乡做贡献的方式,强大的满足感让他充满力量。
谭华说的是对的,要成为“黎明前的一束光”,不能融入黑暗之中。
古蔺三人回来,见到张记回来很开心,聊了一会,五人一起去食堂吃饭。
张记端着盘子,来到唐铭柜台打前饭,问道。“伤还没有好,怎么过来干活了。”
唐铭笑着说道。“我要吃饭啊,吃饭当然要干活。”
张记深深看一眼唐铭,然后去队伍后面排队。等到张记时,张记说道。
“一份土豆丝,一份牛肉,三个馒头。”
一勺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