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授道(3/5)
谭华笑着示意女同学坐下,说道。“我相信在座的很多同学都知道,却没有站出来回答,这是不是说明我刚刚讲的第一个问题,不畏困难的勇气。开个玩笑,我们接着说。新闻写作六要素,如果以六要素剖析四人所说,没有一人是完整的新闻稿件,但是他们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可以看出端倪。”
一位男同学举手,打断谭华的讲课,谭华停下来,示意男同学站起来讲话。
“谭老师,我有一个疑问,向您请教。”
谭华微笑着说道。“请讲。”
男同学说道。“胡适先生和黄侃先生在北大课堂上,关于文言文和白话文的精简展开讨论,最后胡适先生更胜一筹。谭老师,我想请问,关于这一点,你的观点是什么?”
谭华抬手示意男同学坐下,说道。“首先,我说一句题外话。我捍卫并尊重言论发表的自由,也包容个人观点的偏见。胡适先生认为白话文精简,他举了各种例子。黄侃先生认为文言文精简,也举了各种例子。举例证明的观点,是个人的观点。个人,避免不了个人的偏见。当然,我的观点是认为文言文精简。”
“说到举例,我也举几个例子。《老子》五千言,讲尽天道规律;《孙子兵法》6111字,说尽兵道水势;《大学》2212字,阐明人道修行。这是华夏民族的瑰宝,这一点大家没有意见吧。”
“《战争论》多少字,《圣经》多少字,《新闻学概论》多少字,这些著作表达什么主旨。可能会有同学说,我举的例子不对,这一点我也承认。请同学们想一想,一篇文章中,古人写作一篇文章,文字重复率是多少,今人写一篇同类型的文章,文字重复率是多少。别的不说,仅仅‘的’字出现多少次。”
男同学站起来,接着说道。“谭老师,不论文言文多么精简,新闻稿件不能用文言文创作。”
谭华笑着解释说道。“是的,新闻稿不能用文言文写作,但是,我们不能不学习文言文驾驭文字的能力,白话文的写作也是考验驾驭文字。为什么有的人写作的新闻稿读了让人耳目一新,有人写的新闻稿却不能刊登。”
“我建议大家有时间读一读《毛选》,里面有很多毛主席写的新闻稿,哪怕是现在去读,也让人有振奋之感,读之酣畅淋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