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6章 虚舟蔽日惑,新火燎原易(5/7)
…
河洛。
斐潜坐在中军大帐之中,问庞统,『士元,若到了山东……会不会又有一大堆的士族子弟,叫嚣着要行周制?毕竟周八百……而大汉,不过四百……』
庞统一愣,『还有这等说法?』
斐潜哈哈笑道,『不仅是在山东,就在青龙寺之中,也是多有人言必论春秋啊!』
周朝确实持续了大约八百年,这比后来的统一王朝如汉、唐、宋都要长。虽然说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春秋战国,所以实际稳定统治可能没那么久,但名义上的周天子存在时间确实长。
这一点可能导致后来封建王朝之中的儒生,觉得周朝的制度有优越性。再加上为了强调自我的政治正确性,维持在朝堂之中儒家『隐形天师』的尊贵地位,因此不管是哪一个朝代的儒生,都心照不宣的推崇孔子,推崇周礼,也就自然将周朝的地位捧到了极高的位置上。
孔子本人确实是推崇周礼,经常提到周公,但是很显然,孔子当时也没有找到什么治国理政的好办法,也就只能用周公周礼来遮挡一下面子,从这一点来说,孔子甚至还不如相同时期的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人,至少这些其他的流派是真的在寻找新的治国模式。
总体来说,周朝的长寿和儒家经典的结合,确实让儒生们将其视为理想的政治模型。
如今大汉当下,正处于权威真空的时期,汉室名存实亡,又未完全受到新儒学束缚,科举还未形成制式的八股文,士族乡绅一方面怀念旧时代,一方面又渴望新制度。
同时,经过长时间和匈奴,鲜卑,乌桓等游牧民族的战争,使得大汉当下很多人都意识到,作为华夏的农耕民族,始终都会有外族的侵略问题,因此治国理政不能只是一味的对内压制,也同样需要考虑对外防御,甚至是出击。
其实在历史上,曹魏时期,还真有机会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来。
关键人物就是司马。
当然不是司马懿,而是司马朗。当时钟繇、王粲等人发表言论说:『只有圣人才能有太平治世。』司马朗则说:『伊尹、颜回虽然不是圣人,但是他们的德行言论在民众中累世相传、深入人心的话,也可以成就太平治世。』
如果历史上不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