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农民工(2/3)
破烂的收,然后堆在家里再找工厂的同事维修也撑得过去。
现在清河市所有下辖县,收购的旧收音机,都得归到清河市来做维修,然后再送回去,这工作量可不是张维阳一个人能搞定的了。
生意要做大,工厂化是必然趋势。
陈阳赶到张维阳家里的时候,望着那一堆的旧收音机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了。
他把自己的计划跟张维阳沟通了一下,张维阳跟他一拍即合。
他现在经常要出去跑业务,还真没时间管这些事。
“哥,咱可以到乡下招一些人,乡下农闲的时候,工分挣的少,咱一天给个两毛三毛,有大把乡亲们愿意来帮忙干活。”
“再挑一些读过书,脑子灵活的小年轻,请厂子里的老师傅带带他们,可以帮着拧拧螺丝,拆一拆机,也省了电工们的时间。”
别说,张维阳这脑瓜子一点就通,这才什么年代,他就已经有了招农民工的想法了。
工厂招农民工不是什么坏事,在乡下真挣不到几个钱。
可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累个半死,还不如在工厂里打工八个小时赚的一半多。
坏就坏在,城乡之间资源分配太过悬殊,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医疗资源,相差太大。
没法子,农民工在城里没日没夜的干,赚点辛苦钱,也只能给下一代凑个首付进城,两代人背个房贷一起艰难度日。
虽然陈阳重生那会儿,国家已经在规划把教育和医疗资源向乡村倾斜了,可这事哪是能一蹴而就的。
农民工苦,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维阳,你的想法不错,城里人大部分都是有工作的,也看不上咱这种民营企业。”
“到乡下招乡亲们来干活是可以的,但是咱不能当无良资本家,对于距离远的,咱给建宿舍,提供住宿。”
“提供三餐,不说吃的多好,至少得让人吃饱饭干活。”
“对于一些年轻人,咱们可以请师傅教技术,这一点,咱可以请厂里技术好的师傅,我可以多出钱给他们,在我这里,没有什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
“这些技术好的大师傅,如果愿意来咱们厂里,工资待遇我都可以从优给,给他们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