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七章 战象部队(2/4)
民们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秦军一批又一批的翻越苏莱曼山,出现在印度河平原上,这些来自东方的军队的到来,就象是猛然推开了一道门,将外面的清风吹进了被种姓制度压迫了几个世纪的印度平民、奴隶的心底。
种姓制度。
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也是南亚地区独有的一种古老制度。它的存在,让这一片次大陆的人在数千年之后,依然无法摆脱等级差异带来的影响。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是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这四个等级之间壁垒分明。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基本不存在跨级的可能。特别是低等级的男丁与高等级的女子之间通婚根本不可能,至于最后一级的首陀罗,则连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都没有。
对于不合理的旧制度,全部推翻,解放那些生活在最底层被压迫的首陀罗,告诉他们人生下来就是平等的,从无贵贱之分,号召他们起来反抗第一、第二等级的压迫。
人贵平等。
这是秦国一直以来倡导的治国理念,李原作为一个有着现代灵魂的人,对于等级观念自然弃之如履,在他的部下中,出身低微的人不在少数,比如大将曹信,就是来自于李由府中依附的门客。
一场席卷南亚的解放运动即将开始。而它的导火索,就是达罗城争夺战,秦军要取得人数最多的首陀罗的信任,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以普西亚米陀、差友为首的刹帝利、婆罗门势力击败。
大秦历十八年,三月十九日。
一场滂沱的大雨,将印度河流域从干旱季节里拯救了出来,河水漫过干渴的沙砾,唤醒了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生命。
七万秦军将士驻足于达罗城外,与之对垒的印度军队,数量为十万人,仅从双方阵容来看,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印度人虽然多了三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