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古泉(2/3)
万仅仅只是手续费,别的费用加在一起也得逼近五十万了。
而秦东来说的是一场小的窜宝场,就在一周以后。
这一类活动是只面向同行之间交流窜货的。
古玩商是一个大行当,往下细分,有许多门类。
一个古玩商,九成九不可能什么都会什么都熟悉,往往只会专精于一个门类。
软片,硬片,杂项是三个,细分下来还更多。
而刘泽就属于那极少数基本没有短板的,所以可捡漏的方向,就比其他的同行要多。
白天的六里店是旅游区,比晚上要热闹很多,叫卖的声音接连不断。
虽然热闹,但是白天东西的质量远不如晚上,他们虽然打着古玩的名号,但摊位上九成都是工艺品。
刘泽逛了一圈,停在了一个摊位上,和老板聊起了天。
“哥们,四十度的天,你受得了吗?”
“做生意,哪儿有啥受得了受不了的。”老板年纪很轻,三十岁出头,看着精瘦精瘦的。
“贵姓?”
“免贵,马。”
这老板的摊位上东西很单一,只有钱币。
古钱又称古泉,所以行内又把这种专做古钱的叫做泉商。
他东西摆得整齐。
一边放盒子币,也就是走了鉴定机构鉴定被评级后封装到小盒子里的,另一边放的是没有入盒的,中间则是筒子,指的是粘连在一起的钱币。
“马老板,生意还好吗?”刘泽已经看中了目标,但脸上却没什么反应,一副闲聊的语气。
那老板也是个行家,没有催,只是晃着扇子开口道:“看中了什么跟我说。”
“随便看看,不怎么玩钱币。”
别看二人只是简单的对话,但这对话中的信息可是不少的。
问生意好不,是为了打听今天有没有开张,往往古玩商的开张生意都是比较痛快的。
而看中了什么。就是说咱们都是同行,你要是有喜欢的我们按行情来。
最后随便看看,意思就是例行扫货,没啥针对性,让老板不用防着自己。
在这对话中,刘泽也基本看完了老板摊子上的东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