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江米(3/4)
脸嘛!”
吕小燕这时候也看到了陈阳的汤包,心中不由暗赞:“小小年纪,就这卖相的汤包,抵过不知道多少浸淫此道多年的老师傅了!这小伙子是个可造之材!”
“不错,这菊1花褶的水平有些气象了!”
接着,他又夹起那汤包。
依然不露底、汤汁饱1满充盈,汤包在他的筷头上,从笼屉里的半圆形硅胶模板,变成了木瓜型,看起来手感挺好的样子,让人忍不住都想上去捏一捏!
“既然你能做出那种水平的金陵汤包,能做出这种外皮我也不意外!很好!”
鸿运楼众人听到吕小燕的点评心里稍稍放松了一些。
自己老板请来的这个外援虽说在第二轮犯了临阵换枪的大忌,但能被吕大师如此赞许,也算是没给鸿运楼丢人了。
接下来吕小燕即将品尝汤包,众人又不由自主地降心提到了嗓子眼。
虽说明知陈阳失败的几率很大,但生活总是需要些“万一”才过得下去不是。
吕小燕轻轻咬了一口外皮,然后轻“咦”了一声。
众人闻声纷纷朝他看去,只见他皱眉盯着汤包外皮,又砸了砸嘴,似乎在品尝刚刚的外皮。
陈阳笑道:“刚刚听吕大师说,山洞梅花包子老式做法是要加江米的,江米蒸熟后可以使得面皮口感更韧,虽然江米粘性很大,但只要掌握尺度,这样就可以既保留了江米的韧性,又不会粘连笼底!”
吕小燕听完陈阳的解释顿时拍案而起:“不错不错,是江米,是江米,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你不错,很不错!”
所谓的江米就是糯米,众所周知,糯米这种东西黏性大,但韧性也很足。
陈阳在和面时少加了一些江米面,果然,系统对他外皮的评价竟然达到s+的水平。
而且评语中还特地说明,这种加了江米面的面团,十分适合用来制作蟹黄汤包的面皮。
果然,这个面皮刚进吕小燕这位大师的嘴,便被他察觉到了。
而且这种改变,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创新,因为没人在蟹黄汤包中加人江米面。
但这种改变,又是一种回归传统,因为古人很早就能熟悉运用江米的柔韧,并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