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写了一份报告(1/3)
对于工厂我不陌生,我重生在郑朝身上,他之前的记忆都存留下来,相当于我在咏发厂有三年的基层一线工作经验,无论对各部门都有了解,加上我40岁的人生经验和学识,写出了这份报告,一点都不奇怪。
奇怪的是总经理,他看着这份对于工厂的总结报告和建议,翻开又合上,合上又翻开。
这是人事部助理袁巧玲告诉我的。
袁巧玲是东广市本地人,今年24岁,不知道是否已经结婚,一点都看不出来,而且这个年代大家都对婚姻讳莫如深。她一头乌黑头发,长及腰间,一根小橡皮筋就把头发分为两股,跟大莲藕一样,当然这个比喻不恰当,但是她恰恰是莲藕上盛开一朵花,清新又美丽。
袁巧玲头发一甩,对我说:“你写的报告写的是什么内容,经理看了又看,你是不是打人家的小报告了?”
我手摸了摸被头发甩得微辣辣的脸,摇摇头说:“打小报告的事情我做不来,我大概就写了自己对于工厂的认知,以及一些能够提升效益的改进方法,仅此而已。”
袁巧玲听了我说,不太满意,头发又要甩过来,我趁机溜掉,要不然又要脸疼。
知道我递交报告的人不多,也就袁巧玲和我的组长周娇娇。周娇娇看着几天领导没有什么动静,就跟我说:“报告估计没人看,你缺少一个伯乐。”
我苦笑地说:“是的,我缺少伯乐,哪一天我的胸口贴一块大牌子,写上‘伯乐,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周娇娇哈哈大笑,这个包装组40多号女工都朝着这边看来,异样地看着周娇娇和我。她似乎发现不妥,就站起身,到组上巡查了一圈,督促员工继续干活,一边督促员工,一边还见她时不时咳嗽几声,伴随着笑声的咳嗽。
半个月之后,厂里发了一则通告,袁巧玲告诉我,说上色部的助理离职了,经理的意思是让我去接替这个职位。她还说:“上色部人数仅次于包装部,是很重要的部门,助理的工作就是整理报表,任务有点重,所以这个部门的助理大多都是做半年到一年,很少能够做满一年的,都熬不住。”
我笑了笑说:“ 吃苦耐劳是美德,我很乐意接受这个岗位,就是不知道这个岗位能够给我带来什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