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抄底(1/3)
73年的石油危机引爆了全球股市大跌,到了74年情况也没什么好转,美利坚也算是正式进入了所谓的“智障”时期。
所谓“智障”时期就是经济增长率停滞不前,但是通胀居高不下的特殊情况,这对经济发展来说,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何大清投资的几个公司受到整体环境的影响,股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不过这几个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都还不错,短暂的股价下跌对公司没有什么太多的影响,所以何大清也不需要操心什么。
高油价对很多行业和国家地区都产生了很重大的影响,比如汽车行业。在七十年代之前,最鼎盛的时候,美利坚本土的汽车制造占到了全球的一半,50左右的份额。
石油危机之后,大排量高油耗的美式汽车慢慢的开始丧失市场份额了,低油耗更加节油的本子汽车和西欧汽车开始成为市场的主流。
美利坚本土的几大车企,因为规模庞大加上适应变化的反应速度太慢了,所以经营出现了严重的困难,有的甚至需要政府救助,才能避免破产重组的命运。
汽车工业只是一个缩影和代表,石化、钢铁、重工业制造等等对能源消耗比较依赖的行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和变化,也倒逼着以美利坚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产业升级转型。
新兴的电子科技产业,航空航天、生物制药等等高科技新技术产业开始崛起,资本和政府也开始向这些新兴的产业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关注。
而高能耗的低端制造业开始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亚洲四小龙等等就是这次产业升级转移的承接方代表,因此他们也借着这个机会开始了快速发展阶段。
何大清投资的英特尔和超威半导体就是电子科技高科技产业,而星巴克和费德玛公司在“智障时期”表现也很好,因为它们都是创新型企业,在各自的赛道里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可以比较舒服的快速发展。
这里尤其是费德玛公司,滞胀时期大家都开始关注价格了,而费德玛公司的会员制仓储式模式,随着门店规模的不断增加,越来越体现出价格成本优势,对美利坚的中产阶层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1974年,“水门事件”在美利坚愈演愈烈,随着各种重磅消息的不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