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历世真仙(1/6)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是现存的,收罗神仙道长们修行的传记中,最为丰富的一部,在道教史上倍显珍贵。所以我们今天主要来介绍一下《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的九种主要修道途径。
一、服食
一种常见的成仙方式,指服用某些药物以求延生乃至长生不死的方术。服食术起源于战国神仙家,为晚周仙道三流派之一。我国传统医药学十分注重服药治病,在传统方术中就有吃某种动物、植物能使人不老、不死、复活的观念。到了战国时期,神仙家们相信,神山中有不死之药,服了可以长生不死,证位神仙。秦始皇、汉武帝都派人到海上去探求,《后汉书·方术列传》中说:“汉自武帝颇好方术,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莫不负策抵掌,顺风而届焉”。
服食在早期仙传中有很多的记载比如:赤将子舆“不食五谷,而啖百草花”;范蠡“服桂、饮水”;陵阳子明“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等等。
服食之术,就其服用的药物来讲,大略有两类,一类是草木药,以植物和菌类为主,有时也加入某些动物的角、肉、血等。另一类是金石药,即以某些金属如铅、汞、金、银或石料如钟乳石、云母、硫磺等等作为原料的药物。以多种金石药物作原料,经过烧炼制成的药物就是金丹。服食金丹术在唐代以后衰落,但服食草木药之法则一直流传。
二、导引
导引是修道者以自力引动肢体而作的俯仰屈伸运动,常和行气、按摩等相配合,从而锻炼形体的一种养生术,“导引”一词始见于《庄子·刻意》。1973年末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发现的帛书《导引图》就绘有40多幅各种姿式的导引动作,有些则是模仿熊、龙、鹤等禽兽的动作,可知导引术以模仿动物的动作为特征。导引中的“熊经鸟伸”就是仿熊和鸟的动作,以活动身体筋骨,以使呼吸畅顺,从而达到健身的效果。
三国时名医华佗也倡导导引之术,并创遣了“五禽戏”。《后汉书·华佗传》载华佗对他的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日虎,二日鹿,三日熊,四日猿,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