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化神(2/3)
身上发用,坎离消长于一身则是其内气在体内运行的状态。
从东汉魏伯阳起,炼丹家以卦象描述炼丹过程,以坎离二卦代表药料,以取坎填离象征药结成丹。内丹的修炼,以自己身体为炉鼎,以精气为药料,以神领气与精,沿任督二脉或者全部奇经八脉作周天运转,这便是坎离消长于一身,风云发泄于七窍之状。待工夫到家,炼丹有成,取坎中实(坎卦中阳爻)填离中虚(离卦中阴爻)便达于乾卦,是为纯阳,到此便认为可以超脱生死,故有纯阳流注而民无死生之说。
据此,《化书·紫极宫碑》系一相当概括然又相当完整的内丹理论纲要。谭峭既主内丹,则其所谓守之于内的含义,明确是指内丹无疑。因此,他的法术理论,乃是主张以内炼为基础,以其成就内丹为根本,整个是内道外法亦即内丹外法的理论的初步表述。故就理论倾向言,谭峭是宋代雷法理论的先驱。
谭峭的《化书》是道教哲学中的精深之作。说它精,说它深,并非说谭峭一个人完全独立地想出了一切有价值的思想,恰恰相反,他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总结了自己的修道实践和体验,而且广泛地总结了自魏伯阳以降历代炼丹家的理论探索,吸取了《阴符经》等等道教哲学论著的精要,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建树和深远的影响。
据此说来,雷法诸家沿着谭峭的理论道路前进,实在是在他们先辈的理论宝库中逃选各种有用素材,并加上自己的体会,综合成新的理论观点。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雷法在理论上能够系统一贯,无论是深度或是广度都超过此前的法术理论。
三、上清派徊风混合之道和雷法炼召将方式。
道教法术的行持或曰施行,有一个重要的环节,称做召将。全部道法的基础,在于相信可以运用特殊而神秘的手段如符咒、掐诀以及踏罡步斗等,召唤鬼神降临,并且支配它们去执行凡人无法胜任的任务。召将即召役神将,是法术施行的前提条件。雷法也不例外,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雷法更重召将。各派雷法中之所以拟定了浩浩荡荡的雷部元帅、将军、使者,正是为备召役之用。
人们常说雷法是符箓法术与内丹相结合的产物。就其理论,就其炼气方式而言,这一判断是正确的。然而,一般而言,内丹学说中虽然有所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