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戟法(6/7)
成王(姜太公)庙。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传闻李靖所用兵器乃画杆描金戟,乃是风尘三侠之首的虬髯客送给李靖和红拂的嫁妆,传闻此戟乃虬髯客的师傅昆仑奴归命之日传给虬髯客的;传闻此枪乃上古时期托塔天王李靖使用神兵,肉身成圣的李靖后来抛弃外物独修本身,将此物封在昆仑山,没想到后来被昆仑奴寻得;最终辗转又到了李靖手中,真乃是时也命也。
、2 方天画戟
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的,这是三国时期第一神将吕布的兵器。
俞万春的《荡寇志》中叙述,吕布的方天画戟有二十四斤重,依然能敌得过关王爷的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后文叙述引用了民间说法:“三国英雄算马超,马超还是吕布高。”意思是三国英雄代表除了马超,就是吕布。
最早把吕布和马超联系在一起的是陈寿的《三国志》,各自传记里均被人称赞为“虓虎”,唐代赵蕤的《长短经》里说:“马超、韩遂,雄据於关西;吕布、陈宫,窃命於东夏;”元末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各版本均有叙述:“马超不减吕布之勇!”
明代汝浩的《禅真逸史》则描述:“左首马超再世,右边吕布重生。”清末《快心编传奇初集》:“不思有吕布、马超耶,皆勇而貌美者。;”蔡东潘《后汉演义》:“马超骁勇,不亚吕布”;周大荒《反三国演义》“以人材论之,吕布马超之与张绣,盖在伯仲之间。”吕布作为民间小说第一猛将的地位无可撼动,鉴于马超从来未和吕布交手过,后世有了“前表吕布后表马超”的说法。
而吕布的方天画戟是怎么来的呢?传闻是吕布在镇守并州之时,出关屠杀匈奴人,在偶遇一匈奴部落的时候,屠戮一空之后,偶然发现此魔兵,具体方天画戟起源已不可考究,历史上,方天画戟通常是一种仪设之物,较少用于实战,不过并非不能用于实战,只是它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能用的好的,似乎有名的也只有吕布和薛仁贵了,在《水浒传》中谁的兵器最花里胡哨,那就非吕方、郭盛两个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