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地(5/9)
它并没有说什么,它只是忍受着。因为它是一位母亲,它深深的知道,伤害它的都是它的孩子,它能对自己的孩子抱怨什么呢?因为它爱它的孩子,所以它选择了包容。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大地母亲的包容就忽视了它的感受,我们不能因为大地母亲的忍受而让它受那么多的委屈。我们要理解大地母亲,体谅大地母亲,因为它在宇宙这个大家庭中生活的也不容易,生活得也非常辛苦,它也受着其它星球的干扰与制约。
我们要在思想上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并在行动上表现出来:在闲暇的时候,我们去为它的花草浇上一点水,为它种上一棵树,一朵花等,用自己的行动去抚慰大地母亲受伤的身体与心灵。即使我们做不到,至少我们不要伤害它。因为它是承载着我们,养育着我们的美丽的富饶的仁厚的多情而又脆弱的我们人类的母亲。如果我们真的把自己对大地母亲的爱表现在了行动上了,相信大地母亲会以更多的物质回馈我们的。那样的话,我们的土地会更肥沃,草会更绿,水会更清,
当我试图言说大地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敬畏与感激,有了思绪的飘逸和灵魂的庄严,因为我面对着山川草木以及头顶的星空。关于何为大地的界定,诗人、哲学家和地理学家会有不尽相同的答案,但方向却是一致的:人类家园建立于其上和其中之处。20世纪一个最伟大并且最终将会影响人类思维方式、从而有可能拯救人类的解释,是由海德格尔作出的。他把西方技术时代视为剥削和利用对象的地球,作了重新解释,称之为大地。海德格尔还认为只要不把大地当作是“单纯被利用和剥削的地方”,“当与此相反它在真正生活的无私精神中得到显示时,它是神圣的,即神圣的大地,神圣的大地是万物之母,具有深邃性”(《海德格尔全集》39卷,法兰克福,1980年,第105页)。
大地是一处天地,它拥有一切,包罗万象,彻上彻下。从日光之炽烈到月色之冷艳,从高山之挺拔到沙粒之细小,从永不停止运动的原子到人类的灵智与精神。它是已知的一切和一切的未知,它的意义始终指向神圣、神秘。
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向20世纪及其后的人类所展示的,则是这样一种充满生机并贯穿道德伦理观念的大地景象,他说:“大地伦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