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逵报道引起的风波(1/4)
引言
从总体看,在大夏王朝的各个角落里的大学,凡是师范类的大学,妹子都是多之又多。
据说教育这个行当最早是孔子他老人家搞起来的,他所教育的学生都是雄性,大概有三千多,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七十二生。
孔子以后的诸子百家也都是雄性。以后的许多岁月里,老师百分之九九都是雄性。
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变天了,就像一个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穷鬼,某天救了一个濒临死亡的富豪,富豪把财产给了穷鬼,然后富豪就没有然后了。穷鬼得到财富后,进行了报复性消费。
老师这个行当的发展,和上面的鬼都不信的故事,情节十分相似,女性不知道怎么一下子就崛起了,如今走进大夏王朝的学校里,到处充满着女性老师,而雄性老师寥寥无几。
在滁州师范大学的某一座古朴的小楼上,一个穿着朴实洁净的老人坐在三楼的阳台上,面前古铜色的小方桌上,放着一把椭圆形的茶壶,里面有淡淡的茶香飘出。
老人旁边站着一个中年人,神色十分恭敬,老人问道:“今年的生源怎么样啊?”中年人道:“今年加大了宣传力度还不错,”老人感慨道:“不知道,滁大什么时候能再出一个像卢俊义那样的俊杰啊!”中年人苦笑着没有说话,老人口中的卢俊义是大夏王朝河北一方巨擘,如今已经享誉大夏。
看着不远处鱼贯而入的滁大新生,老人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最后老人叮嘱中年人一定要严抓校风校纪,然后让中年人退下。这老人就是滁大上一任老校长赵煦,而那个中年人正是现任校长赵佶。
第一章
今天是大夏滁州师大开学的日子,街道两边整齐的绿柳,在肃爽的秋风里垂下了枝叶,往日里也是垂下,如今却像中年妇人的乳房不像少女般翘的那样高。
滁州这个因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崛起的小城,因为滁大的新生入学,一下变得充满了生机勃勃。火车站,轮渡边,公交车站,到处都能看到背着大包小包的行人,有的是青年人自己肩扛手拿,有的是斯文腼腆的走着,不过旁边一个中年人肩扛手拿,不用说这中年人一定是父亲。
也有富家子弟坐着车,一边闲适地看着外边的风景,一边往滁大赶,只是道路颇为拥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